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七十四节 杜元老的醋意(二)

第一百七十四节 杜元老的醋意(二)[第1页/共4页]

“运动员有了,还差裁判,”李幺儿道,“广州巡回法院的人现在正在龙山大岗墟,离这里不远,明日一早派个信差敏捷赶往大岗墟,让巡回法院的尉迟刚和吴奕轩当即赶来九江。”

朱实莲会心肠址了点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配制火药之事,还请兄长操心。”

“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此案断得不当,恐有损元老院名誉。”

茅元仪道:“不敢当,子洁(朱实莲的字)一族为江山社稷毁家抒难,鄙人由衷敬佩。我本是戴罪之身,欲报国而无门,忧愤愁闷乃至恶疾,我自知光阴无多。幸得朝中朱紫互助,才得以投身粤地为国效力,我死而无憾。只是髡贼势大,不成力敌,起兵之事仍需静待机会。”

为了在不引发外人重视的环境下获得大量硝石,朱氏一族可谓煞费苦心,终究从一个来自澳门的葡萄牙人那边学到了欧洲人的“硝田制硝法”。因为硝田成熟需求八个月之久,是以需求大量的鱼塘来改建为硝田,并且不止一处。得益于朱氏家属根深蒂固,财产庞大,加上以陈子壮为首的本地缙绅以及木石道人的帮助,才勉强筹办起来。

这一刻,两位元老的形象在陈五仁心中又高大了几分。明朝宗族看法流行,衙门只能管到县一级,所谓皇权不下乡,乡间的次序首要以宗族族规在保护,即便是报官,县太爷也不会管“家务事”。

明朝的火药实际还是中医的“君臣佐使”,黑火药以硝为君药,耐久传播的简易配方为“一硝二黄三柴炭”,硫磺与柴炭的比例加起来不超越四分之一。对于九江地区而言,获得硫磺与柴炭并不是难事。本地蚕业发财,多需硫磺、石灰之属遣散虫蚁,因为珠三角气候潮湿,蚕结茧后比江南多一道焙茧的工序,是以柴炭也是常见易于采买之物。唯独硝石不易获得,且向来是朝廷严格管控之物。

朱实莲道:“现在熊督兵败,两广已无朝廷经制之师,大厦将倾,石民兄有疾在身仍涉险深切虎穴,真称得上是大明孤忠。人称兄长‘幼年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有兄长互助,此事便多了几分胜算。”

张枭明白陈五仁的担忧,转向了张家玉,筹办试他一试,问道:“家玉,你有何定见?”

谁曾想到,此地竟然已经悄悄地修建起如此一片范围的硝田。至于向朱氏一族传授此法的葡萄牙人,应当早已与这片硝田融为一体了,被措置得神不知鬼不觉。

朱宅天井深深,连廊回环,绕过天井的假山,便到了书房。朱实莲放动手中的一卷线装书,有些感慨,对来宾道:“何镇(何汝宾)一代英豪,治军严而有恩,不谋一毫私利,总括群书,钩其玄要,而成《兵录》,尤以火药与火器阐述精炼,对火器战法亦有独到之处。只可惜……当年如有石民兄互助,一鼓作气剿除临高髡贼,不致有本日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