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来到西汉末年 -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第1页/共3页]

修建沟渠,有三个好处,地盘肥饶,粮食高产,便利航运。如果不修沟渠则有三个坏处,影响出产,水害会构成盐碱地,人另有能够被大水冲走。

下策就是补缀旧堤,把低地填高,把薄处加厚,劳累破钞没有尽头,多次蒙受它的风险,这是最下的一种战略。这个别例大抵能管用几年到几十年。

贾让曾经考查遮害亭西面十八里的处所,到淇水入河口,就有金堤,高一丈。今后往东,阵势渐低,堤渐高,到遮害亭,高四五丈。贾让考查的六七年前,黄河水大,增高到一丈七尺,破坏了黎阳南面的城门,水流到了堤下。水还没有超出堤下二尺多,从堤上向北一望,只见黄河高出民屋,百姓都跑到山上。水逗留了十三天,堤倾圮了,官民加以堵塞。

和顺候,刚才王横之法,和贾让之上策有些不异。都是主张将黄河向东北走而入海。关并之法,是在东郡一带,设置泄洪区,现在实在还说甚么泄洪区,那里人现在估计黄河水已经淹的都是泄洪区了。今后如果在此设置一个禁地好了,或者有个近似巨野泽一样的大湖就好。

恒谭讲完,江河行想了想,这个贾让之策,最凸起的就是他不信赖堤防,特别是金堤四周。在他看来,节制水流,原强于加固堤防。当然,最好的还是给大水充分的空间,就不节制它,风险就更小。只是不知这王邑会如何弃取,如何给王莽汇报。

恒谭讲完,王邑一挥手,让厅内世人退下。大厅里就剩下江河行、张猛、王邑和恒谭四人。

江河行问道:“恒谭,那下策呢?”

现在邻近黄河堤边的官兵有几千人,砍伐薪草、采办石头的用度一年几千万,这些用度拿来足以开通沟渠建成水闸;别的百姓获得了灌溉的好处,就会争相开渠,即便劳累也不感到倦怠。

人或许会说:“黄河水位高出高山,每年增加堤防,尚且决口,不成以再开渠。”

传闻现在扬雄在蛮夷邸,每天和蛮横人打交道,长安城传的很盛,仿佛大师都为一代大师,现在沦落到跟江河行这些蛮横人打交道非常遗憾。

王邑一向舒展眉头,仿佛难以决定。

恒谭点点头,将贾让的中策先讲出来。

百姓的农田获得了管理,黄河的堤岸也筑成了,真是富国安民,兴利除害,能够保持几百年,以是叫做中策。

恐怕群情的人会思疑黄河是大河难以礼服,荣阳的漕渠足以证明,这个水闸只用木和土,现在根据健壮的地基来建石堤,必然会很安然。冀州地区沟渠全都靠这个水门。修渠不是挖地,只建东方的一道堤,向北行三百多里,流入漳水中,它的西面因为山脚是高地,各渠都常常别离引水;干旱时就翻开东方低地的水闸灌溉冀州,水涝时就翻开西方高处的水闸停止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