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1346章 抗日名将的忧伤(2)

第1346章 抗日名将的忧伤(2)[第1页/共4页]

能够说,从11月份开端,那位中国政坛上的第一人就已经思虑着让谁来代替不是很听话的老宋同道了,而这位固然和他做过对,但不管品德还是军中声望都很难让人诟病的陆军中将恰是其不二人选。

“前次我留于北平同日寇周旋媾和,本不是我所愿,佟麟阁和赵登禹都能战死疆场,我张自忠又岂能做贪恐怕死之徒?可明轩(宋哲元字)密令我必须代北平市长之职与日寇构和,为保北平这座古城不毁于烽火,我只能依命而行之。但是,当天下皆知是我张自忠在和日寇构和言论一片哗然之际,明轩明显晓得内幕,确不肯替我回嘴一二,我则成了导致平津沦陷民族之千古罪人。”说及悲伤事,张中将已经微红的眼中终究忍不住落下泪来。“想当年中原大战以后,第29军被张少帅收编,当时张少帅要任命我为军长,我力辞不就,保举明轩担负第29军军长,我则担负38师师长为他帮手,当年我如此待他,却没想到他明天如此待我。。。。。。”

而张自忠,倒是成为这支自北方溃败而归军队实际意义上最高批示官。

活着逃出北平的他竟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进犯。天下大小媒体,上至当局高官下至浅显百姓,仿佛找到了一个对北方败北的出气筒,无一不以痛骂他为荣。各种抨击他的消息媒体送给他四个字“自发得忠!”,9月28日上海《至公报》登载题目为《勉北方甲士》的文章,“万不要学鲜廉寡耻的殷汝耕,及自作聪明的张自忠!”对这位陆军中将极尽贬低,南京中心日报乃至还写道:“张逆自忠”。

云集山西的西北军很快就自发整编为两个军十二个师。但受情势压迫,他们终究还是被迫归顺南京国府,并按照要求缩编为一个军两个师。僧多粥少,很多师、旅、团长是以被编余,在这类环境下,张自忠却反而获得拥戴,并一度有望成为军长。张自忠推让了,他主动拥戴西北军的另一名老资格将领宋哲元担负新建立的东北边防军第3军军长。而后第3军改称第29军,张自忠则为该军第38师师长。

如果说浪胖先前咏吟的白居易诗句很应景不说另有些文艺范儿,但前面这一句我想体例让你重回火线倒是牛逼吹得有些太大了。阮玄武还好说,有了刘浪的千针引线,他本身就是老资格的陆军中将很有才气,第十七师那边又需求合适的旅长安抚新收编的军队,一个有需求而国府这边又不消再操心如何安排一个陆军中将,属于两厢甘心范例。

终究,车上一同去南京的西北军另一名将领秦德纯把张中将藏于密室,门生们恨不得连洗手间都检察过都没找到,这才下车走了。

刘浪晓得,七七事情后,没有做好战役筹办的第29军大部在宋哲元的带领下退出北平,但国府还是还抱有幸运之心,但愿通过构和来挽救北方之危局。在天下高低澎湃彭湃的抗日海潮下,由南京至北方的一道密令到达宋哲元处,终究倒是落到了这位抗日名将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