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1133章 河谷之战(2)

第1133章 河谷之战(2)[第1页/共4页]

对于这帮进了包抄圈的鬼子来讲,想不被火药包炸就得躲到只要石头和灌木的野地里去,可如果去了那边,恰好成了居高临下射击的中国兵士的活靶子。

不过,山体的下部多为光秃秃的石头乃至连野草都没如何长,任何勇于想往山上攀爬的鬼子都遭到了来自于两面山上红色军队的重点打击。

这让两个步兵团长不由都愤怒非常,不约而同的派出了各自步虎帐里的精锐弓手对疆场上的日军掷弹筒兵停止重点打击不说,还拿出了本身看家的产业----迫击炮,追着被发明的日军掷弹筒兵打。

两面的山上都各有一个步兵团统共4000多人在向上面射击,日军也没阿谁胆量就往没有遮挡的河谷里窜。

均匀80多米,才会分派到一挺轻机枪和掷弹筒,均匀250米,才会有一挺重机枪,如许的火力密度,实在是太稀少了。

大日本帝国皇军牛逼哄哄的大陆戎服备,在他们身上,一点儿都没表现出来。别说碰到一个浅显的中国步兵团,他们也占有不了太大上风,如果碰到秃顶大佬费了老迈力量设备起来的德械师步兵团,能把他们吊打成翔。

短短三分钟内,被生生击杀在反击路上的鬼子,不下百人。

要么被枪打死,要么被火药包炸死,日军必须做出挑选。

但是,辎重联队中队只不过算是日军正规步兵的弥补兵员,平时最首要的事情也就是搬运物质,他们的设备可不能和正规步兵中队相提并论,固然人数高达500余人,但还是是分红三个小队,每个小队人数是一个正规步兵小队的三倍,三八大盖倒也根基人手一把,可轻机枪和掷弹筒,却坑爹的还是遵循一个小队2挺和2具来设备的。

新兵怕炮,老兵怕枪。这帮在海内起码接管过一年多军事练习并在华北打了起码两个月仗的日军还是做出了比较精确的挑选,没有自觉标往野地里跑。在经历了最后的慌乱以后,在中队长和小队长的束缚之下沿着山路就着山体寻觅着掩体遁藏,并且还向山上策动反击。

没错,别看红色军队穷得叮当响,打一场仗每个兵士只发二十发枪弹,但迫击炮却还是有的。不说刘浪在哈达铺送了一批迫击炮,就是红色军队本身,从江西解缆的时候,打空了炮弹的山炮都舍不得丢,硬生生地用肩扛手提带着几百公斤的那玩意儿超越了两万五千里,你就晓得红色兵士们对炮有多正视了。

河谷中的日军加起来,也不过设备了36挺轻机枪和36具掷弹筒,最牛叉的恐怕也就是重机枪中队的12挺重机枪和那两门步兵炮了。

形成的死伤实在也很多,在火药包飞舞的前两分钟,被炸死炸飞的日军少说也在300之数,前面才逐步的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