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抗战雄心 - 中国远征军(四)

中国远征军(四)[第1页/共10页]

全团撤退

日军第33师团和第15师团构成了对英帕尔的南北夹攻态势后,4月上旬,牟田口廉也决定以第33师团为主攻军队,慢慢从东南向英帕尔推动。为了加强该部的进犯力量,他从山本支队调来坦克和重炮联队,又重新编入第15军的第53师团调来两个步兵大队声援,并亲临第33师团批示战役。4月10日,日军攻占了英帕尔东南面的伯莱尔公路上的谢阿姆山口,英印军被迫退守直接俯瞰着公路支线的坦努帕尔。牟田口廉也以为胜利已经在望,又集结了一批新锐军队,诡计在坦努帕尔冲破防地。颠末连续几日夜的猖獗打击,日军获得了一些停顿,英印军的防地被迫向后挪动。此时的牟田口廉也,确切已靠近于冲破对方防地。但是,他的军队经连日苦战,怠倦不堪,官兵们贫乏给养,口粮从解缆时的6两降到4两、3两、1.5两,乃至0.3两,战役力大为降落。而英印军却大不一样,他们每天除了获得根基糊口物质外,还能获得诸如卷烟、甜酒之类的物品。

日军第15军全数度过钦敦江后,随即兵分三路,以第33师团和第15师团别离从南面和东向英帕尔打击,而第31师团则向英帕尔以北的科希马打击。日军初期的停顿比较顺利,3月28日,第33师团打到了距英帕尔西南约20千米的比辛布尔地区,封闭住了英帕尔的南部通道。与此同时,第15师团攻占了英帕尔至科希马之间的密宣,封闭住了英帕尔的北部通道。向科希马打击的的31师团也打到了科希马的核心。

英帕尔会战是第二次天下大战中的一次闻名战役。西方和日本的军史学家评价这是日本汗青上在陆战中遭到最惨痛失利的一次战役。日军在开端策动打击时约有10万人,成果有53000多人在战役中灭亡或失落,并且败退回本来打击的解缆地。日军之以是在英帕尔惨败,启事是多方面的,但此中最首要的启事就是忽视后勤保障。日军在打击前,片面夸大“就粮于敌”的传统补给思惟,对后勤保障题目不但打算不周,并且筹办不敷。担负打击任务的第15军,直到向军队下达展开号令时,原定的后勤保障打算仅完成了18%。军队反击时,只照顾了1—2周口粮、1.5—2个基数的弹药,牵了2万余匹马、牛和象,数千只山羊。他们打算用这些牲口驮运物质并兼作食用,估计可支撑一个月,至于而后的后勤补给,只待“打下英帕尔,坐吃丘吉尔”了。英军在战后总结这场战役时写道:“因为对后勤供应需求的估计不敷,因为对英军军队战役本质的估计太低,这就导致了日军的毁灭。”日军在战后总结此次场战役失利的经验时也承认,对后勤保障正视不敷是形成这场灾害的首要启事,他们在英帕尔是打了一场“忽视后勤的无谋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