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49章 脆弱的循环

第149章 脆弱的循环[第1页/共3页]

阿谁别人就是美国,汗青上德国先向苏联让渡了技术和设备,让苏联入了门,而真正帮忙苏联走上产业化快车道的则是美国人!

可惜因为德国的入侵,这些战列舰并没有真正建成。不过赫斯曼倒是挺但愿苏联人在1941年或1942年能设备上这4艘超等战列舰……

德国手中没有多少外汇能够去入口,并且也很难向西方大量出口获得顺差。白送东西人家已经不大乐意了,再要倾销产业品必定会招致贸易战役。

而美国人独一没有让苏联如愿以偿的,就是水兵造船技术的让渡了。不管是技术让渡、设备让渡,还是采办成品,美国人都加以严格节制,不让苏联获得制作大型水面舰艇的才气。

“他们的承平洋舰队?”

――――

“或者是美国!”赫斯曼耸耸肩,“红旗插上白宫!如许的场面必然很震惊民气吧?也有能够是日本……如果苏联有了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最有能够摆设在海参崴。”

在德国用“英镑本钱”晋升了本身的产业产能后,再将出产出来的产品交给协约国作为补偿。同时德国当局会收回借给至公司的债务,用来付出采办“补偿产品”的货款。

这是一个勉强能够运转的经济循环。德国先用从英国借来的英镑停止投资晋升产能――由德国当局假贷作为发行马克的包管,然后再转手借马克给德国海内的至公司停止投资。这就是德国落空货币主权的结果!这些英镑进入德国后独一的感化就是躺在帝国银行的金库内里,作为发行马克的筹办金。没有它们,德国马克就是废纸,没法用于投资。

这么个循环要能够保持下去,还需求有两个前提:一是德国当局的财务必然要有红利能够渐渐了偿负债;二是德国的贸易项目不能呈现大的赤字――也就是说,德国必必要通过苏德合作获得充足多的资本去满足海内普通需求和出产“补偿物品”的耗损,同时还要尽能够储备一些物质以防万一。

“海甚么?”

“要不然放哪儿?波罗的海吗?”赫斯曼呵呵笑道,“这会让英国人跳脚的。”他摆摆手,“不过这不关我们的事儿,苏联要和我们兵戈是用不着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

在二战前苏联最首要的坦克出产基地,斯大林格勒拖沓机厂是整套从美国引进。哈尔科夫拖沓机厂则采取了大量的美国设备(也有一部分是德国的),并且由美国人担负扶植总工程师――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忙,二战期间苏联的坦克大水恐怕要狠打一个扣头了。

“路德维希,你莫非想结合苏联去攻打英伦三岛?”克洛伊蹙了下秀眉,她可不敢设想红旗插上白金汉宫的场面。

“路德维希,我们真的要向俄国人让渡出产奔驰汽车和福克飞机的关头技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