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四百五十五章 最专业的后勤

第四百五十五章 最专业的后勤[第1页/共3页]

再比如说,苏联人本身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具有10000千米长度,其在1945年时最大月运力也不过是135万吨,这已经能够说是二战前期铁路的极限运力。

在这一时空里,石油的供应到位,极大地支撑了德国坦克装甲车在火线一向运作不断。

这就是说,从战役或战术的角度看,实现摩托化实有需求,但它对计谋的影响并不大。

以是,这900万个罐头要在德法交兵期间,挑选运输军器的空档,运入时不时另有烽火的法国本土,实属不易。

这些在火线看不见的尽力,也获得了一线军队的高度赞美。

但德国还是在实现军队运输摩托化上做出了不懈的尽力。

也幸亏莱因哈特和克虏伯是亲家,两大财团一向密符合作。

以是,说德国的后勤部分,在为德军火线军队打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完整不过分。

令人称呼的是,克虏伯工厂如此庞大的工人数量,每天出产出来的兵器设备,还是没法满足德国军队的需求。

当然,为了支撑法国境内的德国军队作战,第三帝国除了变更了3100列专列,运输各种计谋物质,确保了德军在法国境内的战无不堪外,空军也出动了5000架次的ju52运输机,停止了包含伞兵空降比利时,空降敦刻尔克等重高文战任务,包办了伞兵和一部分陆军的物质补给。

另一方面,要在将来疆场上获得胜利,实现补给军队的摩托化的确是非常首要的,乃至是必不成少的。

陆军总参谋长勃劳希契元帅,在向莱因哈特汇报作战环境的时候说过:“没有后勤补给就没有胜利。”

罗马尼亚的油田产能,在德国工程师另有工人的尽力下,比1935年的时候扩大了一倍,一年出产的石油超越90%被送往德国,此中超越半数用做战役补给。

能够说,德国在战时的产业程度,还是让人震惊非常。

仅仅拿午餐肉罐头举例,法国战役从开端到结束,德国向法国火线运输了将近900万罐加工好的午餐肉罐头。

仅仅6周不到的法国战役里,全部第三帝国的军用列车,几近是满负荷的在德法铁路上运转,这才包管了火线没有呈现大面积物质匮乏的悲剧。

而德国本身的北海油田,更是猖獗的被莱因哈特过分开采,一边弥补火线军用,一边把多出来的储备起来以备将来扩建更强大的陆军,空军,以及水兵。

而宝马公司的发动机出产线上,也有17万人在施佩尔的“三班倒轨制”下,夜以继日的事情。

而为了节俭煤矿利用量援助煤转油出产,德国又在各地新建13座水利发电厂,同时变相缔造了数以十万计的失业机遇。

不然的话,让出订单给其他同业增加事迹这类事,估计很多兵器贩子甘愿担搁国度的兵器订单,也不会情愿点头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