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江山争雄2 - 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丽

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丽[第1页/共3页]

“开皇九年,我大隋同一南北,要求周边邦国凭借为臣属国,并获得了大多数国度的承认,只要高句丽对此阳奉阴违,不觉得然,还不到派兵滋扰我大隋东北鸿沟。开皇十八年,高句丽竟先发制人攻打辽西,激发第一次两国之战,但抢先帝筹办兴重兵问罪时,高句丽王勿忙上表赔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因而获得赦免。但是,这些年中,高句丽仍旧四周联络反隋权势,北齐遗族,突厥,契丹,室韦,靺鞨等游牧部落,都暗中跟高句丽有来往,实乃我大隋东北边关一大患!”

朝中文武百官听完以后,神采各别,几次点头,如此说来,这高句丽的确是大隋北边的一个祸害。

“厥后高句丽崛起,扩大边境,逐步兼并扶余,向西吞了辽东之地,向东侵犯部分朝鲜半岛,与汉朝对峙,并且发作战役,汉军胜利,使高句丽被迫向东迁都到丸都城。西汉亡国后,曹魏朝廷与高句丽一样产生战役,也取胜了,夺回辽东,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

——————

“牛仆射,你学问赅博,为众臣讲一讲高句丽的发源,另有朝政情势吧,让众卿心中有个数。”

高句丽占有东北一带已久,最早见于《汉书》,在东汉、三国期间就已经呈现了,与中原政权时战时和,因为地处中原要地偏僻,以是中原朝廷,始终没有完整毁灭这个国度。

隋炀帝对高句丽腻烦之极,早就要兴讨伐,始终没有一个最好借口,这一次,不得不抬到朝会明面上来。

不过,发兵之事,关乎国之底子,能不动兵,最好不要大范围策动,不然,再强的国力也支撑不住,当年西汉鼎盛时候,汉武帝曾喊出‘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强势标语,不竭作战,很有穷兵赎武的架式!

即便大隋建立以后,也曾策动几次侵袭,只是气力不敷以攻入中原,每次折戟而归,但是对边陲形成必然隐患。

辛公义站出来道:“陛下,高句丽地处偏僻辽东以外,要对其用兵,变更中原军队恐怕数量庞大,兵力、粮草运输、作战耗损等都庞大非常,高句丽分歧于吐谷浑,运营那边数百年,扼守辽西走廊,易守难攻,东面又是茫茫大海,天然樊篱,以是,对高句丽用兵,微臣感觉,当三思后行,万分慎重!”

罗昭云就站在武臣的第二排,职位显赫,但是,他不想发言,因为非论如何规劝,他都没法窜改隋炀帝的决策,他没有阿谁影响力,如果现在站出来,辩驳隋炀帝,以为攻打高句丽会使大隋亡国,估计下一刻,就会被一些政敌进犯,然后被杨广下诏赐死了。

东晋五胡乱华以后,高句丽操纵中原混战之机,不竭侵袭幽州一带,与厥后的北齐、北周也都有战役。

这一战,或许汗青必定,不成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