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365章推行四政

第365章推行四政[第2页/共5页]

法正换了舒畅的姿式,说道:“元叹之言,不无事理。若推行宿麦,其麦种何来?”

“孔明!”

以徐州的东海郡为例,约有五十余万顷熟田。也就是说将东海郡的五分之一种上宿麦,则根基能完成诸葛亮的目标。

按每户耕五十亩田为单位,则要十万户百姓。也就是提及码要策动十万户百姓,个人莳植宿麦,实施粮食大减产的打算。

“军士月蚀二石,年食二十四石。千万石之粮,足可让我国军士食近三年。稻麦轮耕之法,乃国之大策,如果能成则国库充分,雄师将不被粮草所困。”

刘巴沉吟少量,说道:“为便推行宿麦耕耘,当免息归还麦种,如此一来士族、豪强,则难以取利。然巴思中枢府库,当多稻米,而寡有宿麦。”

“前人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有实利可图,百姓必欣然耕耘。”

“恰是!”

诸葛亮轻抚羽扇,说道:“主公于中原交战时,部下军士常以胡饼为食。昔汉灵帝时,其喜食胡饼,京师之人多从之。霍督行军交战多年,不知有何观点?”

“百姓不知宿麦耕耘技法?”

“不成,归还宿麦,当让郡县免息,岂能收取息差?”

“诺!”

寡有谈吐的顾雍,开口说道:“兴建石磨,颇耗人力;研磨宿麦,亦需人手。以雍之见,亩收八升稻,可让百姓纳麦一斗。四升稻,可让百姓缴麦五升。”

诸葛亮于门口亲迎世人,相互酬酢以后,世人纷繁落座。

“唯有处所郡县向百姓借出麦种,让其耕作。如果士族借种,怕是有高利,此反而苦了百姓。推行宿麦,人力物力,耗损颇多,又岂能不增涨田租。”

“可!”

石磨虽小,但倒是小麦成为汉人主食的首要推手。

从戎吃粮,吃的岂能是麦饭这类细粮?

“石磨?”

诸葛亮清清嗓子,说道:“南人垦水田,有上中下三田,较均产来讲,每亩可越收三石稻米,此春耕秋收之时也。若于秋耕宿麦,越春而收,以亮之所见,勤恳耕耘,纵无三石之粮,亦有两石麦粮。”

顿了顿,庞统抛出了与马良不异的题目,说道:“官府收宿麦,岂不让我军士卒食宿麦?”

“此当另类涨税!”诸葛亮皱眉说道。

坐在开端的刘巴,开口说道:“巴居武汉以来,克日发明贩子当中宿麦代价涨价,此必有商贾、士族见官府劝种宿麦,故欲趁机收买,以便高价卖与底层百姓,从中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