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353章晋位国王

第353章晋位国王[第2页/共4页]

“峻之所愿也!”

刘备进位汉昌王的排面不成谓不大,前十一人当中有五人曾是盘据一方的诸侯或是诸侯子嗣,汗青上的许靖、庞羲、李严等人今时都排到前面去了。

旒珠在刘备面前摇摆,他伸开双手,朝向阶下群臣。

他随兄长从涿郡起兵,交战近有三十载,立下无数功劳,方有本日之位。

诸葛亮的话,还是智囊将军,主大司马府事,除了财帛封赏外,别无另封。然别看诸葛亮无官职变动,但从实际来看,诸葛亮的实际权力又收缩了。

汉昌国的尚书令庞统,能卖力的政务也就这三郡的详细内容。且刘备如果叮咛让诸葛亮卖力,庞统手上一点权力都没有。故而别看太常、少府、尚书令官爵名字高大上,实际权力远不如大司马府上的属吏。

汉昌太守法正,江夏太守文聘,长沙太守廖立。

将韩玄、刘先调入汉昌国,用高官荣养;潘浚才气出众,则是调到巴蜀出任梁州刺史;文聘可安江北,刘备则让汉昌国直辖江夏。

《汉纪·昭武纪》:“十一月,群下上帝为汉昌王,表于汉帝曰:卫将军临淄侯臣刘溥、镇西将军阆中侯臣张鲁、振武将军竟陵侯臣刘璋、安远将军龙度亭侯臣士燮,平越将军乌程侯臣孙绍、大司马长史领镇军将军臣张昭、镇北将军云阳乡侯臣霍峻、智囊将军臣诸葛亮……”

(本章完)

“臣等辄还是典,封备汉昌王,董齐六军,纠合义士,扫灭凶逆。以汉昌、江夏、长沙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

……

除以上以外,糜竺为安汉将军,李严为兴业将军,吴懿为讨逆将军,伊籍为昭文将军……

关羽面露忸捏,拱手说道:“兄长,羽驰驱逃亡,幸得兄长赏识,方有本日。然弟却计算班列前后,口出牢骚,今时想来,多有惭愧,此非大丈夫之所为,亦倒霉兄长治国。”

“哈哈!”

刘溥虽官爵未变,但世人却皆知刘溥封王,属因而板上钉钉的究竟,就差刘备称帝了。

除以上十一人领衔外,名单上另有各级南边要职官吏,人数合计一百三十六人。

“谢大王!”

众臣止步,刘备单独下台。

功劳不及霍峻,资格不及他。所能称到的军功仅是近期初立,怎能与他同为四方将军。

洋洋洒洒的几百字,刘备大声念读。

“这~”

王粲也出声应和,说道:“大王,今时分歧昔日,当需顺从礼法之制。”

征南将军黄忠,封后将军,封都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