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混在三国当谋士 -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第1页/共4页]

这完整不是个好兆头。虽贾诩谨小慎微、保命为主的脾气极大程度上必定了他的行动形式,可一个叫幕僚不肯直言献策、给出公道谏言的主公,沦为吕布命丧白门楼、众叛亲离的宿世了局也不远了。

因而,即便吕布和贾诩表示出极大的反对,燕清内心挣扎了一会儿,仍然一意孤行地决定认罚,并且为了不华侈这以儆效尤的大好机遇,还要当众挨打。

李肃之过则远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尔。

而见他睚眦必报至要将这好歹有过保举之情的同亲挫骨扬灰的境地,不免心有戚戚,觉他气度狭小,行事严格,不慈不容。

“于肃军中重光势单力薄,独木难支,他忽生叛心,诩亦不料,若要清理渎职失策之过,诩亦难逃也。凭汝一人之力,怎才气挽狂澜?以这罪名将重光问责,未免太霸道在理。”

吕布先是一愣,不怒反乐,燕清内心不由格登一下,直道坏了。

他们不吝对上暴怒的吕布,好生阐述了燕清畴昔立下的丰功伟绩,意指纵使此次渎职,追根究底也是李肃一人主导,不该全见怪于他,罚也只能小惩,怎能这么重,哪怕是皮糙肉厚的军汉被打这么一顿,也得躺个十天半月的,孱羸如燕清智囊,那还不得给打碎了。

与燕清常日走得比来的高顺和张辽二人并不知内幕,他们对吕布的所作所为感到难以置信,到此时现在,实在看不下去了,于心不忍地主动站出来跪地讨情。

贾诩懒洋洋地向他开炮了:“重光为主公成大业之砥柱,亦与主私有相识相知之恩德,曾同骑共乘,并坐幄席,亦抵足而眠,推心置腹,既是出运营策之良臣,更加难能宝贵之知主公者也。汝有所不知,初闻重光于肃军罹难,众疑性命已失时,主公悲入肺腑,怜惜至深,后更是为枭肃贼,百里奔袭,方报仇雪耻,以后一蹶不振,此有目共睹,方见汝躯体有伤,感同身受,怒出五脏,刻不容缓去鞭挞肃尸。”

燕清既预感了,就天然不会听任这类流言,更不容得隐患滋长。

将李肃的尸身踩成烂泥,总算神清气爽而归的吕布刚幸亏这时翻开门帘,威风八面地走进了内厅,只捕获到贾诩的话尾,恰好是那最关头的“军棍”二字,当场将剑眉一聚,爆喝着一掌打在身侧那张无辜的案台上,直叫它喀嚓一下四分五裂:“何人敢打布之先生的军棍?!”

燕清对峙的首要启事有三:一是这差事是他自告奋勇领下的,又的的确确因自视太高,乃至渎职,于情于理,都该施以严惩,哪怕算是给他本身的警省和经验;二是他对痛觉不敏感,挨军棍就算伤得再短长也有包治百病的桃牌能够拯救,打狠点也无所谓,不会真出弊端来;三是要断根吕布用人唯亲、无脑护短的不良印象,帮忙新的兵将融入军队,增加凝集力,他这个在世人眼中美满是被吕布当作宝的智囊祭酒,恰是最合适拿来开刀的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