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四百八十六章 漆器

第四百八十六章 漆器[第1页/共4页]

谨慎地一厘米一厘米收上去,一点点剔去这一厘米范围内多余的树皮,渐渐收成一个扁圆锥。

用竹鼠毛做了几把刷子,每天李君阁就是迟早打磨器皿,然后给桌面和各种腻子胎刷底漆,给弓刷推光漆。

将一片树皮颠末裁剪后,拿竹片底部抵在树皮的中段,将树皮包裹在竹片上,大抵做出两个扁圆筒,如许就有壶底了,然后拿麻绳扎上上锅蒸。

然后另有成捆的干芦苇,干草,各种粗细的芦苇丝,竹皮丝。

在菜地的四个角落,漫衍着几株血皮菜,然后李君阁还摘了一些枝条插在中间,这个真要培养起来,估计和折耳根一样,是成片最快的蔬菜了。

中间架子上,是墨斗,三角板,直尺,大竹脚圆规,树皮砂纸,大小压力钻。

比及此次蒸好,下部十四厘米去掉多余的部分,留好粘合用的侧边,上边的部分拿刀子切出很多纵向的口儿。

找来两块直径合适的竹片,拼成一个扁筒,底部对齐。

最后就是一些小蔬菜了,摘耳根,马齿苋,灰灰菜,荠菜都有,不过灰灰菜和荠菜已经老了,此次活动已经吃不上了,纯粹是李君阁嫌地空着丢脸拿来充数的。

灶上熏着笋干,鱼干。

李君阁查抄过根部,十多天下来,紫薯在坚固的营养土里发育得很快,最早拇指粗细的那些,现在长到了三分之一个拳头大。

然后灶边是很多罐子盆子,有油盆,盐罐,香料罐,香料罐里有干的皱橘子皮,八角,糖浆,果干,木薯粉,木瓜粉。

还改出了很多方木料,都颠末端刨制,这些是今后家具的备材。

然后上漆。

李君阁将经线增加了八倍,能够织出的布料宽度从五厘米变到四十厘米,与阿音两肩宽度差未几,如许在速率不减的同时,大大进步了产布效力。

东西越来越多,工厂的空间开端需求打算操纵起来了。

将上部的树皮条重新拿开水煮浸到软,持续加工。

中间李君阁终究做出了羊毫,烧制出陶砚台,用飞水法获得了细墨。

最多的是木薯,这东西在这里属于高产作物,岛上漫衍也广,现在有了三十来株,每株上面都留了一两个块根,留下的枝条也已经开端抽叶子了。

另有纵向锯开的半段原木,平面刨光,后部拿砍刀改小成了一个握把,这是拍泥挤氛围用的木槌。

说干就干,李君阁兑了一份推光漆,将弓体抹上,和腻子胎一起放入漆室当中。

烧火的时候,成心识地夹出一些柴炭埋到盆地,一顿饭下来也能获得很多柴炭。

新竹棚现在是餐厅和木工区,摆着竹几,木工台,刨台,拉竹棍的台子,各种刨制好的方料,板子,以及各种分歧直径的圆竹棒,圆木棒。

乃至另有一样逆天的东西,能够用来代替味精的玩意儿――鸡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