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古代:我靠经商富可敌国 - 第164章 错失良机

第164章 错失良机[第1页/共3页]

如此推断,张继也是徐凤先的部下。

但从家属好处角度解缆,谢家对方家供应的帮忙已经够多了。

怪不得张继这些年在江宁毫无建立,却还是能稳坐江宁郡二把手的宝座。

八道题目,对应科举测验中的八个首要科目,每道题都非常庞大。

方永看了一眼越来越多的人群,抬脚向四楼走去。

时务考的是处理题目的体例,一个题目写下来少说也得上千字。

那位几近不再人前露面的新皇行事气势非常古怪。

方永感慨一叹,“本年的元宵灯会,恐怕不比除夕夜的斗酒诗会轻易。”

谢道韫愣了愣,没有出声反对。

而第四轮,占了十五分。

艺馆需求靠这一点为方家供应源源不竭的人才,不成能再做出让步,故此他才会有青楼幕后受益者找上门来时再赐与好处分红的筹算。

“传闻过儒家每五年一次的辩弈论吗?”

“你以为那八百进士是如何来的?”

“进入国子监学习,便算是有了贡生资格,如果获得陛下喜爱,便能破格汲引为官。”

方永惊诧的打量一眼华云和欧阴文忠脸上的笑容,接过考题扫视。

圣旨上已经重点提示了方永不具有为官资格。

“从我调查的线索来看,金陵城最着名的百花楼,幕后受益人应当是知州同知张继。”

谢道韫恨铁不成钢的摇了摇脑袋。

方家能不能从寄父的棋盘里跳出来重回霸主职位,就要看方家次子本身的本领了。

“是你叔父用心叮咛人搬来的。”

“做出来今后把答案写在八角灯笼上,在八角灯笼燃烧之前把灯笼交过来。”

除了附庸风雅一类的停业抵触,艺馆和青楼不存在任何合作干系。

“八道题目,对应房间里的亮着的八角灯笼。”

谢道韫从身边匣子里拿出一张宣纸,指了指廊道一侧敞开的房门。

因为和徐凤先的上下级干系,他很少去调查徐凤先,公孙兰和萧玉芝也不想让他体味徐凤先的事。

不主动引诱来往客人,不卖身、不陪酒,走高端线路。

一二楼不过是些庞大的灯谜,到了第三楼,难度直接飙升到科举会试的程度。

“此次元宵灯会看似普浅显通,实则朝廷内部极其正视。”

“其他处所我不清楚。”

“你只看到了我寄父身边那二三十个不堪大用的干系户,可曾晓得寄父座下有号称八百进士的参谋营?”

“用得着你说?”

想要登顶四楼博取进入国子监学习的机遇,估计要比通过国子监招生测验还要困难。

“提炼食盐、制作泡面、搭建大棚蔬菜、写出五种以上食品中毒环境以及挽救体例、写出制作连弩的体例,按照完成环境评分,每完成一项最高得两分,全数完成者得十五分。”

方家次子的艺馆是如此,江南八大名楼也是如此。

江南青楼幕后的实际受益人,是徐凤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