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黄金台 - 72.奏对

72.奏对[第1页/共4页]

“下官身为御史,不便与将军在明面来往,故出此下策,还瞥包涵。本日冒昧请将军前来,是为了克日陛下担忧牵挂的那一件事。”

傅深:“愿闻其详。”

上回城外送别,顾山绿还是个势单力薄的小小御史,一番离乱以后,他在江南颇得长治帝重用,升任都察院长官,位列延英殿九大臣之一。回京以后,他仍然坐镇都察院,掌弹劾纠察,传闻奏事。

他悄悄叹了一声:“将军,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国誊写的富丽堂皇,但是中间思惟只要一个:三国要与大周消弭宗属干系,平起平坐,而后不再向大周称臣进贡。

傅深打眼一看那“匡山书院”四字,立即明白了,不动声色地将名帖收进袖中,点头允道:“晓得了。归去转告你家老爷,既蒙美意相邀,那就却之不恭了。”

长治帝冷哼一声,神采阴沉, 较着没听出来。

都城的旧宫殿已稀有百年汗青, 虽几经补葺,大抵上却没如何变过。老屋子天然自带一种清幽,深宫当中, 哪怕外头是三伏盛暑,殿内也非常清净幽凉。

薛升实在年纪不算太大,也不如何显老,只是被丰神俊朗的傅将军一衬,有点说不出的蕉萃。两人相顾无言,徒留难堪,最后薛升朝他拱了拱手,傅深点头回礼,两人冷酷地擦肩而过。

是以顾山绿在金陵朝廷时,一向与北方旧臣站在一线上,但江南新贵对他比旁人分歧。比及了都城后,更是多次示好皋牢,试图在延英殿内为江南一派争夺一份助力。

景和楼是多大哥字号,淮扬菜更是京中一绝。傅深进门时,雅间里已有人在等待。顾山绿一身便服,起家相迎:“将军来了,快请进。”

“另有一件事,”顾山绿正色道,“西平郡王曾是北燕军旧部,与您、与颖国公府干系匪浅。朝中有很多眼睛都在盯着您,恐怕那一名也不例外。西征过程中一旦出错……瓜田李下,可就说不清楚了。”

“用得着这么处心积虑么?”傅深端起酒杯,喝了口酒,自嘲地笑道:“我如果想干点甚么,还用比及现在?”

长治帝非常堵心,命礼部官员去查清楚究竟是如何回事,谁知还没等礼部特使解缆,三国使者带着国书姗姗来迟。

这小我的态度很奥妙,他是江南出身,但并非高门后辈,幼年时入匡山书院肄业,师从曾广,厥后科举中式,按部就班地进入都察院熬资格。顾山绿此前一向冷静无闻,第一次出头是东鞑使团案上,成果使团案不了了之,他的教员又被送进大牢,焦头烂额大半年,最后还是傅深托严宵寒把他的教员给捞了出来。

“而雄师光复都城后,朝野高低一片飘飘然,传闻把您吹的天上有地上无,北燕铁骑都是天兵天将,攻无不克战无不堪。以是换成是别人领兵,他们或许还要衡量一下,但倘如果您领兵,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