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宦海(科举) - 111.第 111 章

111.第 111 章[第1页/共4页]

内舍当中,学问最好的当属楚毅,其次就是李文旭,而顾云浩进学最晚,四书也可算是重新开端学,天然是比不上他们的。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期间,老百姓对读书科考有着一种近乎着魔的推许,耳濡目染之下,学童们对读书一事, 也是极其当真。

这纸公然要比平常用的强上很多!

不过幸亏他影象力不错,又肯刻苦,颠末这段时候,也跟上了大师的进度。

顾云浩走进书肆,便向掌柜问及抄书的事。

谁让他用纸费呢?

接过后见没有甚么题目,付了钱,顾云浩便拿着新买的纸往一面往回走,一面感慨。

普通而言,刚退学都是顺次先学习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这些差未几学完了,再学《幼学琼林》,等学完了这些蒙学阶段的书,才算有资格入读书的门。

因为习的是欧体字,前面又晓得了欧体字易形似,可贵□□,顾云浩更是每日苦练不敢懒惰。

“顾公子,还是竹纸两刀么?”掌柜客气地问道。

固然每次练字时候都是正面写了又写后背,涓滴不华侈,但一个月也要用掉一刀纸。

顾云浩点了点头。

如果在宿世有如许勤奋,高考时又何愁考不上首府的名校?

固然他这“顾公子”的称呼听得有些让人不安闲,顾云浩先前也提过,但那伴计还是对峙,说店里掌柜的叮咛,不成不敬读书人。

至于写话本嘛,实在顾云浩先前也有想到过。

那掌柜到也客气,看过了顾云浩的字后,便说道:“顾公子如果有空,且能够抄一些《三字经》或是《千字文》,这类书我们店里倒是一向需求的。”

自册页里取出抄书用的纸,谨慎翼翼地铺成好,用镇石压住纸边,顾云浩就抄书。

私塾的时候安排跟青坪族学差未几。

想了想也算普通,毕竟这类文房铺子,做得就是读书人的买卖。

“顾公子客气。”掌柜笑着答允下来,就叮咛伴计前去取纸,又清算好了以后,才双手递了过来。

人也只要在无路可走的时候, 才会激起最大的潜力。

每天早上辰月朔刻便要吃了早餐,到讲堂开端早学,到辰正时分, 也就是宿世的八点摆布,梁成业会先到外舍讲学,过一个时候后, 再到内舍讲学。

“成,没题目。”

很多门生读书碰到不解或迷惑之处,也大多是到这里找梁成业解惑。

“云浩,走啊,饭堂用饭去。”

这条街上另有两家书肆,每次出来,顾云浩都会到书肆看看有甚么新书,固然没钱买下来,但幸亏他影象不错,看几遍也能记取很多。

此为防盗章

待到歇息时分,顾云浩便抽暇拿去交给书肆,得了一百二十文的抄书费后,也不焦急取回押金,只又拿了一刀纸返来筹办持续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