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红茱记 - 第二十四回 茅山书院

第二十四回 茅山书院[第1页/共3页]

当今科举,三年一回大比,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轮。这童试,又分为院式、府试和县试三场,先要过了院试,才有生员的资格,方能进入官学或书院肄业,称之秀才,又叫墨客。

吴茱儿从速催着小鹿子到茶棚去提了一壶清茶,借了个杯子,就往回跑。

凡是书院,向来都有“讲学”这一项传统,便是推举出版院内驰名誉或者有才学之人作为讲师,于特定的日子里公开报告本身在学术上的心得与体味。凡参加者皆可旁听,不拘身份贵贱,正所谓“有教无类”。

小鹿子冒了头,笑嘻嘻地递上一样东西,对吴茱儿道:“这是我家少主昨日亲身遴选的笛子,赠送吴娘子。”

吴茱儿恐怕它摔在地上,只好慌手慌脚地接在怀里,再要说些推拒的话,太史擎已是回身大步朝前走了。小鹿子招招手表示她跟上,她低头看看怀里的翠笛,搂紧了追上去。

“魁一兄,你家既在江西,可曾到过白鹿书院一游?哎呀,传闻太史公当年离朝返乡,就在白鹿书院隐居,担负院主,如果有幸见得一面,聆听一句教诲,真不枉此生了。”

到了这一步,就算有了进京赶考的资格,只差一步就能进得庙堂,登高望远,是以举人又被时人笑称“半步官”。

这天,又逢十五。一大朝晨就见那货郎儿肩着挑担进山,另有那卖纸的卖墨的,提早就在山脚下占了好摊位,又有临时搭起的茶棚,要上一壶清茶便能占个座儿,省两个铜钱租板凳。

她快跑几步赶上前去,叉手一哈腰:“来迟来迟,叫相公等我。”

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一阵钟鸣声,山脚下一阵骚动,原是茅山书院的人来了。

再进一步就是乡试,一样是三年一回,八月期间,在各省省会停止,又称秋闱。秀才去赴乡试,由天子钦点主考官主持,需得登榜,才气称之举人。这一考尤其艰巨,万人争过独木桥,能够登陆的又有几人。

吴茱儿哈哈大笑,干脆放开了肚子,陪着他吃喝,很快两人就把四周的小吃摊子尝了一遍,吃得他们满头大汗,直打饱嗝。

吴茱儿凌晨只是喝了一碗稀米汤,这会儿肚里确切饿了,闻见远处飘来的香气儿,点点头,就随他去了。

吴茱儿向他手里看去,面前不由地一亮,只见一管素净欲滴的翠笛,腰身笔挺,眼孔圆润,末端系着一条黄丝绦,挂着玉坠儿,似个娇滴滴的小女人普通标致。

“本来是魁一兄,久仰久仰,弊姓祝,表字知德,兄台唤我表字便可。”这个祝知德倒是个自来熟,不怵太史擎的冷脸,剃头担子一头热。

实在是她想多了,有太史擎如许玉树临风的人物在前,谁会留意到她呢。

吴茱儿跟着太史擎来到山脚下,入目满是人,若非是太史擎这一身气度叫人不敢冒昧,路人见之纷繁让道,他们都不必然能挤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