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114章 科场眼泪、同行刁难

第114章 科场眼泪、同行刁难[第1页/共3页]

也有很多人感同身受,动了怜悯之心:“不错,不错,纵使本年不过,另有下一个三年,人生有几十个三年,和八股耗一辈子,一个考官眼瞎也罢了,不成能每个考官都眼瞎。”

魏无知轻笑道:“刘学台诗云:宝藏将山跨,俄然间在水涯。樵夫慢说渔翁话,诗句虽差,笔墨却佳,怎肯放在别人下。常见得登高怕险,哪曾见会水溪杀。”

良乡诸生魏无知也在过关之列,此人在故乡小驰名誉,关于他“无知”的名字,倒是少有人嘲笑,传闻大有来源。《论语,子罕》篇,孔贤人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现下又有几个秀才纷繁把目光看向贾琮,魏无知温文尔雅:“贾山海,久仰大名!本日我们先非论虚的,司马兄诚为不幸。你贾子礼是国公世家以后,不缺银钱,可愿助他一臂之力?如此,我等生员皆感你海量!”

是以,按照孔贤人的解释,“无知”反而是一种谦善、功德。纵使私底下有一部分读书人不尊敬贤人、唾骂孔子孟子,乃至拿“无知”二字嘲笑魏无知,他也不觉得忤。

“最可贵的是,魏兄乃罗师兄表亲,他对事不对人,以直抱怨,此乃真君子,毫不讳言,这份气度、气度,可敬可佩!”

匡六合不由听得潸然泪下:“司马兄也是我同年了,但生员过千,我也不知你近况。既然家中使费蜩螗,但是每年事考,重定品级,司马兄若肯尽力,判为一等,领些官府补助,亦不是难事啊。”

“本来如此,究竟是多么妙笔,还请魏兄明言,我等洗耳恭听。”

“魏兄,大顺第一神童贾子礼也过关了,据闻他卷面不洁,被墨汁感化,我等没看过他的卷子,不知学政大人何故取他?”

“此诗公然有妙处,‘误认却在水边’,点明非是他打翻墨汁,是偶然之举,倘若八股、试帖诗过关,卷面不洁也可谅解,倒也无人指责刘学台了。”

司马匪鉴以手袖揩拭眼角泪水,点头晃脑:“多谢诸位仁兄好言安慰!奈安鄙人非家道殷实者!我选为房山县门生员,已是滔天大幸!想昔日房山桑梓,老母劳累至死,春种秋收,去了赋税、徭役,笔墨纸砚之费另有何几?忝为诸生,幸能免除家中二丁徭役!然笔墨纸砚、时文子集、赶考留宿之费,全赖桑梓父老捐赠矣,今不能中?安能回耶?”

一时椅子、条凳与空中木板的摩擦声响彻全场,有很多生员过来安抚,魏无知抢先安慰道:“司马兄何必自惭形秽,胜负乃兵家常事,考场如疆场。何况现下只是头场科考,前面另有录科、录遗呢!如有信心、鸿志,何愁不过。”

匡六合是孝子、苦读型,十四岁了,说是“肯下十年苦工夫”也不为过。张茂才是涿州天赋,十三岁,王应麟则是宛平本地人,据他说家道殷实,他春秋最大,十六七岁,这四个山海盟元老,个个皆是八股精英,此中王应麟考过一次乡试,落第了,这回是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