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汉武挥鞭 - 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

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1页/共4页]

两国使臣得了大行令应诺,又恳请他撰写份近似邦约形制的公文,遣快马发往巽加和哀劳都城,让派驻在的汉使转呈两国国君。

以小事大虽可用智,然力有未逮,饶是智计通天,如苏秦般口若悬河,却又怎敌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

有了这公文,他们这些派驻在汉都长安的使臣,也好就此事向自家国君有个还算说得畴昔的交代。

正因如此,从各部族临时征募十万雄师,还要筹集兵械马匹,集结大量粮草,乌桓首级们开消颇大,本是筹算战后能从缉获中回本,乃至如过往数次大战般获得暴利。

十余万汉军集结在仰光,两国该防备还是要防备,集结重兵安定防备是该当的,但切勿挑衅汉军,尽量制止抵触,以免给汉军发兵犯境的借口。

大汉天子陛下,在汉人眼中,或许是位爱民如子的仁君圣主,但在番人眼中,倒是可止孩童夜啼的修罗。

幸亏大行令张骞还算“刻薄”,在大朝会结束后,忙里偷闲的访问了两国使臣,好言欣喜几句,同时信誓旦旦的用本身清誉包管,汉军对两国绝无犯境之意,乃至都不筹算借道,到达仰光后,若要征讨百乘王朝,会搭乘战舰出海的。

汉人向来重信诺,张骞位列九卿,又乃天子的姊夫,两国使臣对他的话还是信赖的,汉军若真有犯边之意,他们也禁止不了,张骞确切没需求赌上本身清誉来妄言棍骗。

大行丞宋远与乌桓贵族们打了十余年交道,对他们的心机体味的极其透辟,便是替他们向天子陛下请旨,可否让余下的六万乌桓将士仍依原定运营,前去倭奴列岛剿灭倭奴。

汉七十七年,被后代史家称为“血祭之年”,倒是在万众欢娱中,缓缓拉开序幕的。

因而乎,天子陛下“勉为其难”的准奏,又非常体恤的给那六万乌桓雄师赐了大量粮食,冬衣和火油,供其越冬所需,待得开春雪融后,再出前去玄菟郡的北部边塞,在汉军的接引下逐批入塞,从东暆军港登舰,前去倭奴列岛。

常言有道,赔钱买卖没人做,杀头买卖有人接,果然是要事理的。

为之何如?

巽加使臣放下心中大石,哀劳使臣倒是无法苦笑,依大行令所言,汉军会先在胥浦城集结,再从陆路横贯中南半岛,前去仰光,虽是没向哀劳“借道”,实则是把近年构筑的连通胥浦和仰光的仰胥大道视为大汉国土了。

张骞倒不觉难堪,马上提笔挥毫,写就了两封言辞诚心的交际公文,叮咛大行府的信使马上执公文出发,尽速送到派驻两国的汉使手中。

哀劳使臣心知肚明,遵循汉军近年对外作战那等无所顾忌的残暴作法,深山老林已不敷为樊篱了,为制止太大伤亡,汉军是真敢放火烧山的。

得以苟全,已属不幸中之大幸,真正不幸的,乃是那些想要苟全性命,也不得其门之人,比方大汉东北的外洋倭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