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汉武挥鞭 - 第三百五十六章 诸事底定

第三百五十六章 诸事底定[第1页/共4页]

大汉向来铁血尚武,尤是近年汉军对外夷连战连捷,尽诛四海之不臣几已成为全民共鸣。

太上皇刘启和天子刘彻觉着两女身份合宜,太皇太后,太后,乃至两位亲王的生母王皃姁又皆认同后,此事才真正落定。

越国遗民么?

旨意颁下,自是皆大欢乐。

莫说天子陛下对两国怀有戒心,便连朝臣们也早觉着该寻个由头出兵清算两国。

成事不敷败露不足,不成获咎女子,说的都是这事理。

甚么万民归心?

(笔者再注:刘盈后的刘恭和刘弘两位少帝为傀儡,无帝号,且惠帝和文帝为兄弟,而非父子,故汉人惯常视文帝朝持续惠帝朝,四朝元老由此而来。)

只是他们千万没推测,陛下能逼得两位藩王主动献国归附,而非出兵将之攻占乃至诛灭。

两大藩王莫不是吓疯了吧?

入京朝贡的西域诸多使臣皆是吓懵了,只觉汉人近年愈发凶戾好战,刚诛绝乌孙全族没多久,现下又要群起高呼要朝廷出兵夷灭西瓯和骆越。

两大藩王忙是应诺,亦未再提及此事。

刘越若娶得袁氏女,今后嗣子秉承王位和封地,嫡女则可秉承母爵和汤沐邑,又因袁氏无实权,陛下可放心,且袁氏积富多年,袁盎又被接连赐下大笔皇室实业的分子,有此财力薄弱的母族,刘越不必过分担忧子孙庸碌无能,会活活饿死。

袁姝得了高爵和汤沐邑,赵荑封的乡君虽不比县君,但泾阳县地处京畿,千户属民收上来的租赋比杼秋县也少不到那里去,算是白白捞着的,哪另有甚么不满足?

然此等军国大事,岂是她们两个闺中待嫁的小女子能出言置喙的,只得怀着愁绪抓紧光阴做些女工,好歹赶在雄师出征前亲手制些袍服秀帕甚么的,托人给两位亲王送去。

因高陵县位处京畿,赵周可收部分租赋,却未在封地设府,而是居住在长安城的北阙甲第。

赵周之父赵夷吾曾任楚国太傅,楚王刘戊造反时因宁死不从而遭正法,吴楚之乱安定后,汉帝刘启则因其父忠君有功,封赵周为列候,食邑高陵县就在长安的北边。

“此乃大事,不成轻言而决,待你等此番返国,与治下臣民细细参议,若真是万民归心,下次入京朝贡时,再议不迟。”

倒不是说两女成为亲王妃后就能指责别家贵女的婚事,只是她们结婚后就是最顶尖的刘氏宗妇。如有贵女想嫁刘氏贵爵,她们或许帮不上甚么忙,但若真想好事,只需在刘氏长辈前故作不经意的透暴露对该贵女的几分不喜,便足以搅黄那桩婚事。

家有贤妻,夫无横祸,这是亘古稳定的正理。

数今后,广川王刘越和胶东王刘寄的正妃人选终是落定。

世家权贵们虽羡慕不已,但也没甚么可说的,且不提袁盎劳苦功高,光凭两位亲王此番西征立下的赫赫军功,得以荫妻封君也是顺理成章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