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汉武挥鞭 - 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

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1页/共4页]

东瓯王和闽越王在正朔朝贡后便是出发返国,在仲春中旬连续返抵两国都城。

四大商团是会下金蛋的老母鸡,他们若真能来瓯城和东冶兴建作坊开设铺面,还会有很多小鸡崽似的汉商跟着簇拥而至。

然若家中没有精干劳动力,这安家费倒是没有的,总之是要包管两国的精干能拖家带口的迁徙,而非做慈悲,帮着两国扶养孤寡老幼。

何况南越的中部和东部现下已被汉军掌控,三万宣曲铁骑,番禺的十万海军,龙川的数万豫章郡兵,若两国和大汉撕破脸,二十万联军别说回援,能不死在南越地界就是万幸了。

两大藩王也已各自备好两国的万民书,自非是真由万民呈递,情势主义罢了,惯常的流程老是要走的。

因此刘彻遣了大行府属官前来,卖力向两国臣民鼓吹诸越为中原,中原即大汉的观点。

是的,大汉列候,而非诸侯王!

若不打散这些部族的内部框架,其族人是很难与大汉百姓融会的,就会构成后代中原般的诸几多数民族。

(笔者在此大胆预言,中原今后若真想强大答复,这民族轨制终将是要窜改的,不过未免樊篱,就未几说了,本章很多东西都要略写,大师包涵。)

两大藩王此番返国,返程时有诸多大农府和大行府属官随行,自是为了向两国臣民鼓吹东瓯和闽越皆是先秦越国后嗣,两国百姓皆是中原子民,同时安排两国百姓迁徙事件。

齐国的临淄城之以是能富甲天下数百年,可不就是靠着濒海的天时,通过海陆船埠集散南北财贿么?

以双亲健在,后代尚幼的六口之家为例,正值丁壮的佳耦二人,每人首年可领四百钱,次年可领八百钱,第三年可领千钱;其老父老母和幼儿幼女,每人每岁可支付的赀财为精干劳力的两成半,即四名老幼的安家费与一名精干同。

小国寡民多是如此,凡是国君情意已决,便鲜少再有人敢多说废话。

天子陛下承诺,待他们举海内附后,会册封两报酬列候,食邑别离就是两国都城,瓯城和东冶。

为了让各部族首级或族长心甘甘心的共同,大农府属官更依着大汉天子的叮咛,承诺今后会遵循其族人在大汉郡县官府册籍的数量和丁口景象,赐与他们呼应的赀财,现下乃至可先预付部分。

似后代中原那般分别,不止汉族不舒畅,少数民族实在也不舒畅,也给了少数用心险恶者可趁之机,想挑起族群对峙,扯破我大中原。

刘彻自不肯看到这类景象,中原民族本是为求社会和缓而提出的中庸观点,过于虚泛,实在也是无法之举。

东瓯和闽越两国源起于越部族,故权力架构不似大汉般以世家为根底,而是由诸多于越分支部族凝集成的。

尤是大行令窦浚掌藩属外邦,预先得知天子的策画,干脆直接遣了清河百货的十余位掌事,跟着两大藩王返国,以便提早在瓯城和东冶筹办开设分铺的各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