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汉世祖 - 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

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2页/共3页]

“不敢谈高见!”李业拱手一礼,淡定地说道:“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臣想,礼节、品德、学问这些东西,对于本地边民而言,只怕还不如一头牛、一只羊更加吸惹人。

“国舅这番话,如果让朝中那些老夫子听到了,说不准要闹起来了!”冷静地听着二者的辩论,刘天子终究发话了,对李业道。

“这致和书院就那一名先生?”按下心中的些许设法,刘天子有点决计肠转移话题,问冯广。

重视到李业鄙夷的语气与神态,刘天子终究抬手止住他:“好了!”

“全部丰州就这么一座黉舍?”走着名为“致和”的书院,刘天子忍不住转头再看了看,问冯广。

从刘天子的言语神采,都难体味到圣意,因此李业仍旧持续表白观点:“冬烘之见罢了!自发得能兼济天下,实则理政而政崩,治民则民乱......”

“朝廷推行学教,鼓励治学,既是惠民,更是为了替朝廷培养人才,以便将来提拔人才!”赵匡胤说。

说着,脸上还暴露些许感慨:“即便如此,年满10岁后,很多百姓,便已回绝支撑肄业,甘愿门生们回家帮衬农牧。臣虽怒其不争,却也不便以行政号令强求......”

说到这儿,李业又瞟了刘天子一下,持续道:“陛下兴教诲,养士人,却为利国之事,但也当有所针对,与那不实在际的‘有教无类’比拟,还是因材施教,更能培养成材,也能节流很多破钞!那些真正有志于学者,有能于学者,朝廷才该恩养搀扶......”

听刘天子与冯广的对话,跟在别的一旁的李业俄然开口了:“臣倒感觉,百姓黔黎放弃就学,不敷为惜!”

“舍他其谁?”刘天子淡淡道。

简朴地讲,一群愚民,是更加便于朝廷统治的。

闻言,冯广游移了下,不过见刘天子仿佛没有对徐铉表示出甚么讨厌之情,反而体贴密切,因而说道:“牟那山那边,有百余户牧民,周边牧民对徐铉有所帮忙,每岁都能如数上缴羊皮......”

“徐铉人在那边?”刘天子也不难堪他,直接问。

“你这个刺史,还真是亲力亲为啊!”刘天子笑了笑,俄然想到了甚么,直接问:“朕没记措的话,这丰州境内,可有个大儒,为何不消?”

但见他面无神采,李业心中也不免生出些嘀咕,不过,还是持续道:“别的一方面,这些布衣百姓,晓得越多,就想得越多,民气就越乱,不如不教。并且,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只怕一辈子都走不出丰州,乃至走不出村堡州里,只要他们本分做人,遵纪守法便可,如此官民皆安......”

“回陛下,丰州人寡,且百姓多厌学,专注于衣食饱暖,不肯意送子就学。臣兴此黉舍,也是多少疏导,并减免学费,方才有这三十多名适龄门生。”冯广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