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汉儿不为奴 - 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话与你们说

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话与你们说[第1页/共4页]

盐城县民多是洪武年间打姑苏迁徙过来,官方谓之曰“洪武改迁”。境内大姓者有吴、杨、张、王、周五家,官府如果有事,凡是便是与这五家大姓族长商讨办理。不过如果其他小姓有功名者,亦有商讨之权。

周大朗拿来案边的茶碗饮了一口,顺了顺气,又道:“诸位现在要知,清算盐务乃本县当今第一急务,朝廷特设盐务大使卖力此事,处所各官也以访拿私盐为来年考核要绩。是以本县对缉盐一事分外看重,亦请诸位能够帮手,万不能因一己胡涂而害人,要明白这法律的短长,免误了身家性命,悔怨不及。”

周大朗初至盐城时,县境只要丁口四千余人,经大朗五年管理,调集流民,现在有丁口八千余,其他未成年丁亦有三四千,内里县城住民占了一半,余者散于乡间,各成集镇,里正管之。明制,男人自十六至六十为丁,妇女为口,官府派征丁银、徭役皆以丁口为准。大朗能在五年时候将本县丁口增加半数,倒是可贵的治材了。

“此次清算盐务非是我淮安一地之事,传闻齐王派了个盐务大使要到我淮安来,本县方才归明,可不敢失慎重,如果有所担搁叫人给报上去,你我这脑袋可都就不在脖子上了...府里若派兵来,赋税所耗必不是小数,本县赋税稀有,若不得这帮人捐纳如何能对付得了那帮大兵,但叫他们捐很多了结又难,平常恐吓怕是难以见效,此次却须真的要砍上几颗人头才是。”

大朗说着叹了口气回身去,视野落在堂中所挂匾额,倒是“明镜高悬”四字,正待开口与良材交说枢纽一二,却有兵丁来报,说是抓了个从北边过来的细作。

邓县丞听后欣然附和志:“县尊所言甚是,这干故乡伙仗着有功名在身,便觉得端的可在乡间做威作福,操贩私盐,不将县尊看在眼里,待县尊使出雷霆手腕,他们便晓得怕了。这就叫敬酒不吃吃罚酒!”

众乡绅不管是情愿还是不肯意,都纷繁表示贯穿了知县美意。

一众乡绅先是齐齐给大朗作了一辑。清朝承认明朝的功名,情愿仕进都给官做,乃至还能比明朝官大上一级,故畴前周大朗这个知县是受不得这帮士绅下跪的,因为不知他们当中哪个会俄然起意出籍仕清,现在盐城重新归明,这帮人的功名更是自明朝而来,大朗更不敢怠慢他们,只受了众乡绅半礼便行谦让。至于那帮里正,却一个个都是磕足头后才得起家。

说话的是做过登州通判的赵某,此老年纪颇大,又是前朝万积年间的举人,故而资格颇老,固然退隐时官并不大,可在一众乡绅中却非常有声望。他这么说了,顿时就稀有人出言拥戴,都道各家赋税吃紧,短期内怕是难以襄助县里,还请县里宽大一二。有这众乡绅族长在,里正们又哪个敢胡说话,一时堂中尽是敷衍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