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玄幻奇幻 - 海上升明帝 - 第749章 入主禁禁城

第749章 入主禁禁城[第1页/共5页]

京津运河两岸,无数粮仓作坊。

北上的驻军,另有随迁来的家卷,以及之前两省裁撤安设的兵马,扫聚安抚的流民百姓,让这里又规复了几分元气。

“要说鞑子还挺讲究,这到处放火粉碎,反倒是对紫禁城部下包涵,竟然没烧?”

乾清宫前面的交泰殿,也是首要节日时皇后在这里访问命妇等场合,同时也是天子存放二十五玺的储印之所。

京师虽遭鞑子粉碎,但根柢还在,大明迁都固然有些急,可声望在这,各地商帮争相赶来。

新建成的北都城周长四十五里,呈法则的方形,按周礼・考工记里的抱负都城形制所建。

京畿之地,曾经各处皇庄皇店,到处都是勋戚大臣豪强们的庄园等,但现在,这里被完整的重新洗牌了。

到处一通裁撤清理后,这北都城破固然仍然灰头土脸的,可却整齐多了。

不过内里陈列就显得有些简朴了,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被鞑子带走了。

慈庆宫向来就是明朝太子居住之所,位于皇宫外朝区的东侧,相对独立的一块地区,明朝时这里中间另有御马监、掌印秉笔挺房、元辉殿等。

这些大殿多次失火,每次重定都破钞庞大,首要就是所用的质料比较特别,比如说梁柱等多用金丝楠木,还要那些年份久又粗大乃至笔挺的楠木,别的石料也都很贵重。

根基上妃嫔都能有一座本身的宫殿,嫔以下的,也起码能在妃嫔们的宫殿有本身的配殿或耳房的,用不着打通铺的。

比拟起乾清宫服从单一,在这里居住较着还反而要温馨些。

但到四十年后,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再次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到天启七年才完工。

朱以海给陈皇贵妃安排到慈宁宫,给阮贵妃安排到了仁寿宫,归正也没太后太妃。

他本身居住内三殿之首的乾清宫,总理处就设在乾清门外,这里两边还别离设立侍卫值房、内奏事房、南书房、上书房、御跑堂、御药房等。

而城头上架设的大炮,肃立的戎装禁军,也让人很有安然感。

但不管如何说,这紫禁城根基保存无缺,这带不走的宫殿,仍然还是很值钱的。

而皇宫公用的金砖,更是在江南姑苏烧制,贡砖在山东临清烧制。

特别是明军登来,然后鞑子运河官还把黄河给挖改道了,完整的让大运河在山东间断。

鞑子在京几年,对京津地区的祸害很深,跑马圈地,逼民投充,乃至追捕逃人,加上情势日坏,因而对京畿百姓变本加厉的搜刮,竭泽而渔的结果就是京畿日渐凋敝。

本来北京外城外的那些成片的住民棚户区,鞑子走时就放了火,烧的根基差未几了,穷户的窝棚,另有那几条沿街商店,另有一些城外的作坊,全都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