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国势 - 第125章 决策之难

第125章 决策之难[第2页/共5页]

第一种体例最为主动。采取了近似于懦夫断腕的伎俩,如果将后卫军队这1万余人投入到不计捐躯的打击作战中,即便不能突围也足以管束国防军的重视力,减轻对前卫军队的压迫,如果前卫军队此时突围,神尾估计被包抄的近5万人马起码有一半以上能够满身而退。但这类最主动的作法也是最惹人争议的体例,能有一半以上军队突围,不错。不过同时也就意味着另有近一半职员地覆亡。这已经不是断腕,而是自废双臂了,即使保得命在,又有甚么意义呢?第二种体例看来较为保守,也是最为通例的思路。但弊端很多。要想打通联络,必定要将本来用于防备包抄圈的兵力用于打击作战,能不能收到结果还在其次,起码国防军包抄圈的守势会更甚、更具压迫感。再者,即便前后卫打通了联络,也不过是重新确认了仍在包抄圈中的究竟,对于整身情势的改进并无主动意义,相反必定形成军队壅集,回旋空间和矫捷疆场近一步缩小的究竟。第三种体例看来最为悲观和安定,神尾固然内心有些神驰,但部下和大本营方面均很有微词。略微思虑了一番便予以放弃。当然来由也是很充分的,轻易被各个击破,士气轻易直线降落。更首要地是,神尾对于声援有一种深深的有力感――三个师团的救济看来兵力很多,但首要方向倒是指向朝鲜,让他感觉匪夷所思。当然,他能明白因为运输矫捷力的限定使得往朝鲜运两个师团比往山东运一个师团更便利,也明白在满洲发挥“围魏救赵”的可行性。但缓不济急却让人跳脚。

一想到这里,山本头都要炸了,他本来是筹算召开五相集会把提案正式通过的,但是现在仿佛连本身都不能压服,如何又能压服别人呢?至于交际压迫,笑话!中国人在前两次地谈判中都没有服软,现在不但在海中胜了一把,陆上也占有上风,莫非现在倒肯服软了?交际是政治的内涵,是以气力作为依托的,现在日本没有表示出高人一筹的气力,如何能让对方屈就。那些大佬们一口一口日清战役、日俄战役,现在莫非还是20年前或者10年前地风景么?倒是用现有军队得救的体例在山本看来有必然的公道性与实际性,既能够不伤皇军的庄严,又不至于形成太大的经济压力,在水兵把握制海权的环境下,山秘闻信,只要神尾师团撤退到舰炮火力的有效覆盖区就必然能够获得保全。至于青岛攻略,他叹了口气,先等神尾师团援救出来再说吧。

熟谙是一回事,真正加以禁止又是另一回事,在军队被豆割包抄后,第18师团已尝试了5次进犯,试图夺回落空的阵地,成果无一例外碰得头破血流而又毫无停顿,反而在卫戍师的防备阵地前抛下累累尸身。颠末一天的苦战,卫戍师以5辆战车被摧毁和近500兵士伤亡的代价,不但胜利地堵截了仇敌的联络并且还形成了约6000余人的伤亡,战果可谓光辉。更首要地是,卫戍师地大胆交叉,给包抄圈外的国防军停止压迫式合围缔造了前提,神尾师团节制地疆场范围近一步缩小,可投入作战的有生力量也日渐干枯,特别是较为紧缺的药品、弹药、粮食等物质开端严峻起来。每时每刻都有日军伤兵因为贫乏拯救药品而不治身亡,鬼子照顾的山炮、野炮大部分只剩下了1~3个基数,有个别门野炮的弹药储备乃至降到了只要3~4发的低程度,间隔废铜烂铁只要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