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国势 - 第004章 国情阐述(2)

第004章 国情阐述(2)[第2页/共4页]

“主如果靠打劫我们,且不说鸦片战役,光甲午一战,赔了小日本二千万三千万两白银,一下子就即是日本本国近十年的赋税支出,辛丑条约赔得就更多了。”

张榕问:“从都督这个分法来看,仿佛另有按职业辨别的陈迹,比如,在农业是农夫和地主阶层,在产业是工人和本钱家阶层,只不过是成对呈现,并且将‘士’这个阶层打消了,您是不是这个意义?”

秦时竹说:“中国当代,向来就是农本经济,多小农,即便有贩子也是‘崇本抑末’,发财不起来。这么多王朝为甚么会亡,我看底子题目就出在农夫身上。清朝有句话我感觉说得不错,‘清之天下,非得自于明,而得自于流寇’,是李闯王打进了北都城,逼得崇祯天子吊死在煤山。可李自成为甚么会造反?中国的老百姓不到活不下去,是不会造反的,‘官逼民反’时早已是‘苛政猛于虎’了。”

“不完整对,列强之以是发财,之以是不怕地盘兼并,是因为他们生长了实业,或者说产业。”秦时竹当真地说,“一国的地盘毕竟是有限的,这个不大多得起来,但人丁倒是年年增加,大师如果都挤在一起弄饭吃,迟早要出乱子。你看现在无业流民这么多,就是社会不安宁的身分。幸亏现在反动,如果还象洪秀全一样,登高一呼,万众呼应,这些流民就会都投身出来,形成的粉碎力相称惊人。生长实业,便能够吸纳浩繁的劳动力,一方面减轻了社会压力,另一方面也缔造了大量地财产。试想,一个占地一千亩地煤矿,如果是农田,那五十户人家耕作还是紧巴巴的,但这么大地煤矿如果用来挖煤的话,起码得雇5000人才够;又比如一块20亩的荒地用来开纱厂,能够吸纳1000以上的工人,缔造的财产何止种田的千倍?天下除了我们东北另有西北,那里另有多余的处所让农夫开垦?时候一长,天下又得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