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怪诞心理学 - 尼克松、按喇叭和俄罗斯妖僧

尼克松、按喇叭和俄罗斯妖僧[第2页/共5页]

理查德・尼克松在不经意间曾为心机学做出过很多进献。最早的一次美国总统大选电视辩论是在1960年。辩论的两边别离是尼克松和肯尼迪。当时收听播送的人感觉尼克松博得了大选,但旁观电视的人则表示肯尼迪会胜出。为甚么?启事就在于尼克松在事前回绝扮装,以是在全部辩论过程中他看起来满头大汗并且烦躁不安。研讨职员发明,电视观众存眷的核心是他们所看到的,而不是所听到的,以是才会得出与播送听众截然相反的推论。尼克松对心机学做出的别的一个进献就是闻名的“尼克松效应”。政治丑闻“水门事件”暴光后,尼克松颁发了辞职演说,尼克松看起来非常沉着并且平静自如,但研讨职员在阐发他的脸部神采时发明他一向在缓慢地眨眼睛(频次明显超越每分钟50次),而这是内心极度不安的外在表示。厥后研讨职员切磋了8次总统大选电视辩论中候选人眨眼睛的频次,成果显现,此中有7次是频繁眨眼睛的候选人输掉了大选。

阐发成果显现,最没有耐烦的是意大利人,均匀5秒钟后就开端按喇叭。接下来是西班牙人,约莫6秒钟后开端按喇叭。法国人会等候7秒钟摆布,而德国人是最有耐烦的,他们约莫在7.5秒钟后才会开端按喇叭。

在担负总统期间,尼克松在白宫的那段光阴也为研讨职员切磋助报酬乐的心机供应了极大的帮忙。他在越南题目上的态度激发了好几场当时最大的战役请愿活动。1971年4月,20多万人堆积到华盛顿停止大范围的抗议活动。媒体存眷的是此次抗议活动能够会对国际政治形成甚么影响,但新泽西罗格斯大学的心机学家彼得・苏菲尔德和他的同事们却感觉这是一次绝佳的机遇,他们能够借此对类似心机和助报酬乐之间的干系停止一次奥妙调研。

两种分歧的环境得出了截然分歧的成果。当演员打扮成嬉皮士,看起来很像一名战役的抗议者时,其他抗议者看起来就是乐善好施的撒玛利亚人,很多人都会伸出援手,很多人情愿自掏腰包让演员坐公交车回家,另有一些抗议者乃至提出本身开车送演员归去,那些没钱也没车的抗议者竟然表示情愿陪着演员走7英里的路回家。但是,当演员把胡子刮洁净并不再是嬉皮士打扮时,那些美意的战役抗议者就不再那么情愿帮手了。在两种环境下,演员需求帮手的来由是完整一样的,但在第二种环境下他变成了“敌对”阵营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