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古代食肆经营日常 - 17 红豆酥饼和多肉葡萄

17 红豆酥饼和多肉葡萄[第2页/共4页]

*

姜菀将门关好,很安静地说道:“我们天然是比不过俞家的。”

绿豆糕是蒸出来的软糕点,放一放倒是无妨。红豆酥饼是新奇出锅的,在锅中煎得两面金黄酥脆,饼皮裹着豆沙馅,模糊透着内馅的色彩,甜香软糯,咬一口便会掉渣。如许焦脆的饼须得趁热吃才气余香满口,放久了口感也会大打扣头。是以,周尧半晌不敢担搁,很快便上车分开了。

思菱听得有些怅惘,但是她无前提信赖姜菀,是以也放心了。

她那日摆摊除了摆点心,另有其他的道具,是以需求一处开阔宽广的处所。看来看去,姜菀相中了桥边的一棵柳树下的地区。桥上人潮澎湃,占有桥下的无益位置,便能吸引每个过路人的重视。再者,柳条婀娜翩跹,带来阵阵冷风,就着美景咀嚼点心,别有一番风味。

周尧速率快,脚底如同踩了车轮,推着小车半晌不断地往兰桥赶去。姜菀跟在前面,扶着小吃车上堆放着的点心和道具,制止掉落。晨风里,她的鬓发有些混乱,垂在身后的独辫跟着她奔驰的行动而悄悄飞舞,辫梢系着的一朵明黄色小花如同振翅的胡蝶,夺目标色彩在这个不甚复苏的凌晨扰动听昏黄的睡眼。

待走到了觅兰河边,不知那边飘来一片云,挡住了热辣辣的太阳。姜菀伸手撩起帷帽的薄纱,感受着那带着凉意的风拂过。岸边绿槐高柳,薰风蝉鸣,是独属于夏季的声气。

兰桥灯会近在天涯,姜菀每日除了给书院供应点心,其他的时候都在用心忙着研讨新品。周尧也按照她的要求,用木头、竹子等原质料做了很多“配件”,有些连他本身都叫不上来名字,更是从未见过,也不知自家小娘子是如何想出来的。而思菱则按照姜菀对分歧食品的要求,在包装纸上勾画了一些花腔。

思菱撇了撇嘴道:“甚么新店?是俞家在这儿开了家分店罢了。”

思菱一时语塞,默了默才涩然开口:“小娘子......”

这下该当就万无一失了。姜菀轻松了一些,搬了个凳子坐在房门前屋檐下吹风。周尧去书院送点心不在,思菱将蛋黄的小板屋搬到了屋檐下,给它换了净水添了食。

周尧刚好从门外出去,随口道:“前头那条街上好生热烈,仿佛是甚么新店开张。”

这日,姜菀决定去兰桥实地踩点。因为只要七夕当晚是打消宵禁的,是以没有体例提早去连夜抢占合适的摊位,她思来想去,只能等七夕一早开了坊门后就马不断蹄赶去兰桥,然后在那边守到早晨。

坊门快开的时候,姜菀已经做好了筹办,与周尧合力推着车候在了那边。她扫视了一圈人群,有很多面孔看起来也是要去摆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