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起成长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起成长[第1页/共3页]

拿两间不消的空屋子来调换两个点心方剂,想来只要董大成佳耦不傻都晓得如何挑选。

可汪福来一心以跟从杜锦宁为荣,恐怕江北和江南到了庄子上看到杜家住的宅子,会看不起他家少爷,便将自家少爷有多少财产,本年持续考了县案首、府案首的事情一股脑儿地在江北兄妹俩面前吹嘘了一通。

一想汪福来也没跟自家签甚么左券,陈氏顿时放松下来;“好,就照你说的做。”

这个家不是杜锦宁一小我的,而是一家四口的。她在为这个家尽力读书赢利,陈氏和杜方苓、杜方蕙也得尽力生长起来,不能事事都得由她来操心,让她护着。

她只奉告陈氏,她已把宅子给买好了,花了二千多两银子。

然后是江北和江南一进门就唤太太,看到她家这破宅子也没暴露甚么不好的神采来,态度非常恭敬,这更让她非常对劲。

杜锦宁肯没有特地叮咛汪福来这么做,在她看来,仆人与下人那也是非常讲究缘份的。如果江北与江南嫌弃杜家,不肯意在杜家做下人,她转手就能将他们重新卖给回人牙子。她不是甚么大善人,也没那么多精力去调/教看不起她家的人。合则聚分歧则散就这么回事。

这还是他们家第一次买下人呢。

“你去问问董婶,看她愿不肯意让江北吃住在她家。我此次去府城学了两种做点心的体例,如果她情愿,我们出两人,她家出两人,我们两家一起合股做这买卖,收益五五开。如果她不肯意就算了,我们再找人。”

第二日她跟齐慕远就打道回了漓水县。

今后杜家搬到府城去了,那两种点心就是董家的独家买卖了。而发卖渠道都是现成的,那就是杜锦宁名下的茶社。茶社能增加两样新奇的点心,这对杜锦宁来讲也是有好处的。

实在杜锦宁家不是深宅大院,没有奴婢成群,他还松了一口气呢。

起首对于江北江南的表面她就非常对劲。

有了来时那一起的熬炼,归去的时候她骑马比当初更加纯熟,这一次只用了半天,他们就回到了县里。

“两人?让江北江南都去董家做点心?”陈氏游移道。

归正她也不需求丫环,江南今后是要跟着杜方苓或是杜方蕙的,这丫环就让她们去调/教去吧。

凭少爷对他们的看不上,如果有别的下人在,估计把他们兄妹今后宅粗使下人堆里一扔,就再也不看他们第二眼了。如果杜少爷另有兄弟,看上他mm想把她弄去做通房,那就更糟糕了。

挺好的,这类环境再好不过了。

董大成的儿子可十六岁了,江南比江北小一岁,也已十四岁是个大女人了。他们如许安排江北江南去董家,是不是不大好?

实在江北和江南在住了府城里的齐府后,现在没有对“杜府”表示出甚么来,全都归功于汪福来一起洗脑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