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75章 巨变之始 (十四)

第75章 巨变之始 (十四)[第1页/共5页]

在九十年代初,能真正明白超等计算机能够做甚么的,几近都是各行业最顶尖的精英,这批人对超等计算机在本行业的利用,绝对比梁远还要熟谙,毕竟人家是专业的。

纯真的超等计算机卖得再贵,3、四个亿一台根基就顶天了,若论走量是必定比不过海潮事情站的。

跟着超算项目标胜利,从根本财产开端死磕大型尖端科技的好处开端表现出来了,比现在朝海潮每秒4000万次,对外报价240万一台,能够视为超算研发从属服从的海潮高机能事情站。

现在,跟着超等计算机的下线,梁远终究能够胜利的束缚出来。

吴老爷子公然没来错,方才找到梁远话还没说上两句,苏良宇的电话就直接追进了梁远的书房。

当然,对于国度级金融、能源、电信这类行业骨干节点的数据措置,在海潮的产品线中只要超算能够胜任,并且软件方面还得持续尽力,幸亏目前时候才步入九十年代,IBM的商用大型机也方才起步不久,留给远嘉的时候充足多。

对于这位气象工程师最后的挑选,也没有甚么能够指责的,人类在气象范畴的预报固然远比在地动范畴强,但那是新世纪计算机机能获得极大晋升以后,并且范围在以某个都会的小地区范围,大地区长趋势的精确预报还是是天下级困难。

聂晓天感慨了一句,才持续说道:“一万线的互换机就留在我这边做测试呢,目前就个人内部的利用结果看,很棒,不管音质还是接通率或是掉线率都非常优良,另有一个顶级产品十万线阿谁送去市邮政局做测试了,设备本身没产生过任何题目,但是因为市里的互换机品牌有三个国度四种制式的原因,电话的掉线率很高,语音失真题目也很凸起。”

当然,只是最顶级的那批超算受制于产量,其他的近似高机能事情站甚么的产量就大了,不过限于港基集电5.0微米已经掉队国际支流的出产线制程技术,海潮高机能事情站的耗电量和发热量极大,根基上一间浅显开间屋子,放上两台事情站夏季就不需求供暖了。

本来梁远已经打算好了第三台超算的去处,但梁远也没想到才下线的超算竟然能火成了如许。

比如91-94年这三年间,共和国单在数字互换机这个单一设备上累计操纵外洋存款超越二十五亿美圆,引进国际各种品牌的互换机超越一千万线。

处理这个瓶颈除非直接引进1.0微米的先进制程,可惜,直接引进外洋顶尖制程技术的能够性,还不如梁土豪氪金蒙海内技术自主冲破的能够性。

梁远也没瞒着本身的企图,直接把本身本来的打算和吴忠华通盘说出,最后在中心气象局必须获得起码百分之二十五的超算利用时长以后,梁远把海潮出产的第三台超算以七折优惠的代价卖给了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