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32章 冶金实验室的带头人

第32章 冶金实验室的带头人[第1页/共3页]

“如何能够。”朱立国腾地站了起来。“据我所知现在东北地区底子就没有1吨以上的真空炉。”

朱立国猛地站了起来问道:“你们筹算出多少钱搞这个?”

梁远看着朱立国有些奉迎的笑容心中一阵一阵的发酸,从七十年代起天下大型钢铁企业像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制铁,每年投入到钢铁上的研发用度都超越20亿群众币,而海内全部90年代天下钢铁行业的研发总用度累计还不到20个亿。国度在根本质料上的全面掉队不是科研职员不尽力,也毫不是国人不敷聪明,上边在此事上有着不成推辞的任务,不是统统的行业都合适市场化的。

梁远听完不得不感慨中国技术职员的便宜,在外洋象朱立国这类级别的冶金专家没个百八十万的你想都别想。

“我叫梁海平,是东北机车总厂的厂长”梁海平把大修厂当年的名号拽了出来。

就算如此悲惨的投入,海内的技术职员用外洋同业们几百分之一的研发用度搞出了很多优良的特别钢种。面前这个朱立国就是个较着的例子。梁远只是模糊记得朱立国仿佛在90年代初期就发明了crmo7系列轴承钢的首个种类,当时的质料机能就达到了时速140千米车底的要求。只是因为经费严峻不敷,老头直到二十年后才把该系列特种钢的机能晋升到了满足高铁需求的程度。

“我们厂玄月份摆布会在德国引进双层列车车厢制造技术,因为厂子的技术力量不敷,需求朱传授这边帮手。”

梁远看着朱立国几次点头说没题目,暗自好笑心想等老头看到本身的英语和语文试卷以后,大抵就会头痛非常了吧。

看着面前的支票朱立国终究信赖,面前这个男人所说的极有能够是实在的。放下真空炉疑虑的朱立国才想起刚才梁海平说援助一百万科研用度的事。

“是我。”

朱立国看动手中五万块的支票还是感受像做梦一样,毕竟没忍住又问了梁海平一遍:“梁同道贵厂就没有别的要求了?”

梁远心说这老头是个真正的科学家,一听到心仪的设备把援助都扔一边了。在80年代,10吨的冶炼真空炉除了因斯贝项目接管过设备改革的西飞,满中国能够都找不到几台,在梁远的影象中直到21世纪,海内的特种钢材冶炼厂才陆连续续的上马10吨摆布的真空炉,梁远相称于把这个过程直接提早了靠近20年,难怪老朱思疑了。对于特种钢材冶炼来讲,真空炉就是最好的设备没有之一。

搓了搓手,朱立国不美意的笑了笑,站起来又是烟又是茶好一阵忙活才游移的问道:“刚才梁同道说贵厂筹算援助东大一百万的科研用度,有甚么要求没有?”

梁远站在梁海平的身后,饶有兴趣的看着年青了很多的朱立国,至今梁远还记得当年在东大会堂,朱立国做的那堂名为“艰巨的中国冶金”让人印象非常深切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