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宫心计 - 一百八十二 宫务

一百八十二 宫务[第1页/共4页]

皇上是晓得这小我的,点头说:“白洪齐也提过他一句,是个老成的人,也知进退,那就定他了吧。朕同白洪齐说,明儿把他归到永安宫来,你也好有个臂膀。”

“你头一次主持如许的事情,有没有甚么难处?”

现在她是不愁针线没人做,本身也学的七七八八了。费事的做不了,简朴些的做一做还是没题目的。

谢宁安抚他:“那也省了很多了。”

“臣妾没几个熟人。”这是大实话:“也就是之前和周禀辰周公公熟谙一些。”

那就是商贾了。

何曾真的省下来?省的那一点儿,没两天就让明寿公主“借”去了,说要翻修公主府,太后二话不说就应了,

之前没承宠,没有孩子的时候,她的日子过的要多安闲有多安闲,整天策画着吃点儿甚么,再去哪儿寻摸本没看过的书之类的,时候多的能够肆意华侈。但是现在的确从展开眼到闭上眼就没有闲着的时候。打发三个孩子吃食穿衣就让她闲不下来,更不要说现在另有大部分宫务都递到她手上来了,闲惯了的人乍变得繁忙起来,的确连用饭的工夫脑袋里都策画着这些事,晕头转向的实在有点吃不消。

至于今后的事儿……那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皇上对先帝的华侈但是深恶痛绝的,一样,他也讨厌并鄙夷明寿公主的浪费与奢糜。淑妃同他在这一点上向来就没合过拍,之前她来筹办这些节庆之事的时候老是说“不成失了天家的面子”,但到了谢宁手里,想的倒是破钞太大。

实在谢宁发明了一件事,颠末明寿公主闹的事情,宗室当中又少了好几户人家,要发放节礼时,本年的数量比客岁要少,位高的朝官固然没少几位,但是却都已经换了人选。

谨妃家世也不显,细心一想,从淑妃贤妃没了,皇上宫里头仿佛就没有甚么出身世家高门的女子了。谢宁本身就不消说了,娘舅是官身,她已故的父亲不过是秀才功名,谢家祖上也没出过甚么显赫人物,马草率虎说是个书香家世。慎妃是婢女出身,谨妃也不比谢宁好到哪儿去。

这贵妃还真不是好做的,活计一点不轻省。

给其别人家犒赏的节礼,礼单也都送来一一让她过目,能够恰当的添减一二。比如家里丰年过七十的长辈,就恰当的添上寿杖,寿鞋,有未满周岁的孩子,就给添个萱草、茱萸香囊之类的。

皇上就笑了:“朕也象你如许想过。”

但是能给家里人送东西递话还是让她欢畅。因为节礼赏下去,明儿大舅母便能够进宫来啦,名正言顺,因为要谢恩哪。可惜的是重阳糕菊花酒锦缎补药这些东西是现成的,就是她想给大娘舅、舅母做点针线,哪怕做双袜子呢,也让娘舅舅母看看她确切长进了,亲手做的东西也更显情意,就是已经来不及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