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高门女 - 第三百五十一章 聪明人

第三百五十一章 聪明人[第1页/共3页]

第二日上午,温翁和郑继过来后,郑绥直接捧出了一个木匣子,这个木匣子,是当初郑继过来徐州府后,交给她的。

这个捐济会,算是让她大开眼界,少则百石粮,或百匹布,多的乃至有千石粮,她如果没有记错,将军府的郎中令,一年俸禄,不过千石。

她想留一份下来,当是做记念。

郑绥接着往下看时,脸上的惊奇更加地较着。

能担负计椽一职,皆是精通算术之人。

万石粮,万匹布。

郑绥瞪了辛夷一眼,这话自她决定拿出那两对耳坠,辛夷说了不下十余遍,“不过是些外物,只是奇怪些罢了,要真因为这份奇怪,受了束缚,倒宁肯不要了。”

有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嘴上这么说,但她仍旧有些不安闲,刚开端说得冠冕堂皇,厥后,又不好忏悔,因而偷盗取走了一副与五嫂送的玉兰花耳坠类似的月白石坠子,把五嫂送的那对放了出来,放到捐济会上,由来插手生辰会的官吏家眷遴选。

这是她嫁入桓家,桓裕提早送给她的第一份生辰礼品。

高氏见郑绥脸上并无恼意,何况这些日子打仗以来,她也体味郑绥并非拘泥的人,“再说了,大丈夫异地为官,不是为名,就是为利,从都城到徐州府,谁敢说本身是明净的,就算他本身明净,也难保后院家眷,没有收受好处的。”

坐在她中间的高氏,适时的给她解惑,“这些官吏家眷如果来自世家,大多数人都有丰富的陪嫁,如果出身豪门,大部分人都特别喜好积存财物,有些人,暗里里,还去做了商贾的行当。”

前院怕是散得更晚,今晚桓裕不必然能来正仪堂。

想了想,临睡前,郑绥又叮咛了一句,“让继郎明日上午也来一趟。”

“娘子谈笑了。”

她犹记得,继郎一张犹嫌稚嫩的脸上,透着几分沉稳,“这个匣子,先交由阿姐保管,他日阿姐生下小郎,这匣子算是五郎身为阿舅,送给外甥的一份礼品。”

听了这话,郑绥不由昂首望了高氏一眼,“你真敢说出来,不怕我断了你们的财路。”

宦海的贿赂,自古现在,一向存在,但郑绥没推测,有这么严峻,高氏能这般堂而皇之地付诸于口,想必这类环境,是眼下南地宦海上的常态,现在,她心头的震惊,比初看到卷册上的阿谁数量,还要大上数倍。

那两对月白石耳坠,不在于它市值令媛,乃至有价无市,而在于,它是桓裕送给她的,抛去堵气的成分外,她到底还是想留一副下来。

辛夷收好卷册,扶着郑绥进套间的胡椅上坐下,“夫人此次过分破钞了,那两匣子琉璃金饰,又有两对月白石耳坠,可都是罕见货,在内里,想买也买不到了,特别是月白石耳坠,前两日,婢子听庾县君说,建康的市道上,已找不到踪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