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扶明录 - 第2084章 人物

第2084章 人物[第1页/共3页]

何如,胡想很饱满,实际很骨感也很残暴,因为这个时候清廷已经入关,且横扫中原,屁股越做越稳了,而中原那些反清权势都是一盘散沙,越来越散,一击即溃。

可为甚么叫他背锅侠呢?

崔名吉前文说过是主和派,金尚宪则是当时满清入侵时的斥和派(主战派)首级,当年对峙死战到底,宁死反面。朝鲜败北后,清廷要把这些斥和派都拘押沉阳,李倧但是为了庇护他不让他出城投降,只将职位较低的三学士当替罪羊送到沉阳正法,但这事也没瞒多久,厥后就被英俄尔岱(龙骨大)给查出来抓到沉阳关押去了,直到清军入关后和昭显世子等被拘的公卿返回朝鲜,返来就隐居,李倧拜他为相,被他上疏三十二次回绝,直到李倧死了李淏即位,李淏也要拜他为相,成果恰逢“清廷六使诘问事件”(就是上文说的金自点的翻译告密李淏暗害反清的事情,清廷派人来敲打)而未果三年后病死。

皇太极时人才济济,顺治帝时都是庸劣之辈;

此人实在很有才,看出满清和朝鲜反目标内部局势,他反对自觉标“斥和论”,预判清军会在夏季渡结冰的鸭绿江,绕开诸城,直捣汉城,而朝鲜对清绝无胜算,明朝也难以依托。同时主张仍然称清为“金”,因为“清”是皇太极称帝后所建国号,如果称“清”就是承认皇太极的“僭号”,丙子胡乱时,公然如他预感,清军长驱直入。

是以,孝宗打算在十年内培养精锐鸟铳兵10万人,等候清朝内哄,然后出兵直抵山海关外。

并且这个时候能真正让李倧放心同谋大事的近臣已少之又少,因为当年那些斥和的反清的,亲明的都被清廷给拘禁去了沉阳,比如崔名吉,比如金尚宪,金堉。

并且为了实施他这个北伐打算,李淏偶然尝胆暗中也做了很多筹办。

皇太极时崇尚武事,顺治帝光阴趋汉化,武事渐废;

另有李淏上位以后的“六使诘问事件”朝鲜朝野大惊,孝宗夜不能眠,已经拜相成为领议政的李景奭再次主动担责,与撰写咨文的赵?一起被发配义州白马山城,围篱安设。同时朝鲜送出义顺公主嫁给清摄政王多尔衮,停歇了这场交际风波。多尔衮还想将李、赵二人抓到北京来鞠问,但多尔衮在十仲春暴死于古北口外,此事方才罢休,后顺治帝批准朝鲜要求,开释李、赵二人,但不准叙用。

并且北伐打算属于奥妙之事,若被清廷晓得,他必死无疑,以是他也不成能光亮正大问臣子:谁附和谁反对,只能挨个旁敲侧击,但是朝中十之八九都是反对的,唯宋时列。

皇太极兄弟浩繁,顺治帝兄弟希少;

背锅侠,李景奭!

他以为北伐的可行性在于:

这三人偶然虽政见分歧,比如在满清入侵时有人主和,有人主战,但都是亲明派,也忠于朝鲜国王,都是暗害大事的最好人选,何如此时都被关押在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