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俄国教父 -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两德合并的机遇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两德合并的机遇[第1页/共3页]

这个打算谢廖沙有实足的掌控,不过他还不能过于的心机,因为苏共中心已经把两德归并构和的事情交给了他,他要先让苏联从东德满身而退,同时还要从西德当局头上敲上最后一笔庇护费,最起码要把苏联这么多年来从西德当局手中借来的内债给免掉。这个前提固然刻薄,但是西德当局没有体例不承诺。因为当初让德国分裂是美、英、法、苏四国遵循和谈共同的决定,没有苏联的首肯,两德归并就即是否定第二次天下大战的服从。西德当局不管想不想,苏联的这笔竹杠是敲定了,当然另有谢廖沙的那笔更大的竹杠,谢廖沙感觉如果洗劫德国的打算顺利的话,高尔基个人将会无可争议的成为天下第一的财团。因为高尔基兄弟会是全天下独一一个持续洗劫了经济总量排名天下第二的日本,和第三的德国的财团。(未完待续)

这个简朴的事理谢廖沙还是明白的,同时他也在酝酿着一个更加庞大的打算,那就是把当初在日本刺破泡沫经济的手腕在两德归并以后故伎重施,狠狠地从欧洲最敷裕的德国头上敲他一笔。谢廖沙本来是没有这类机遇的,但是科尔的货币兑换打算让谢廖沙有了机遇。东德马克和西德马克1:1兑换,一夜之间把东德的资产范围吹大了六倍。这不是严峻的货币超发,通货收缩又是甚么?发行到东德的西德马克有外汇作支撑吗,当然没有,开动印钞机缔造出来的财产,没有外汇做支撑,迟早有一天要被市场打压到实在的代价。

但是事情真的有这么好吗?那些东德的国有企业可不这么以为。货币一下子翻了六倍,这就意味着本来100万东德马克的存款要了偿100万西德马克,也就意味着东德国有企业的出产本钱整整翻了六倍,要晓得即便最优良的产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能够保持在60%就很可贵了,但是西德马克的发利用得负债率也大幅上升。在这类环境下,大部分的东德国有企业,几近在一夜之间就变得资不抵债。

无数东德人驾驶着本身冒着黑烟的卫星牌轿车冲向西德。很多人第一次到西德,不熟谙本地的交通法则,不免被西德的差人惩罚,不过一旦碰到这类环境,慷慨地西德人总会仗义的说道:“不准欺负我们东德的兄弟。”

作为社会主义的橱窗,东德的产业程度和群众糊口程度一向都在社会主义阵营当中名列前茅。而东德人几十年来在这会主义轨制下缔造出了一多量享有天下名誉的东德品牌。比如东德闻名的卫星牌汽车,海鸥牌拍照机,卡尔蔡司耶拿的光学仪器,DKK冰箱,东德国度造船厂,国际着名的锅炉和供暖设备制造商WWB柏林,以及东德闻名的复印机制造商Planeta。像如许有着优良的技术和杰出口碑的国有企业在东德多达上百家。但是在东德当局和西德当局大成货币互换和谈以后,这些企业一夜之间就堕入了严峻的亏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