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夺鼎1617 - 第五百零三章 钱串子李守汉(上)

第五百零三章 钱串子李守汉(上)[第2页/共6页]

但是,御史们这份奏疏,却直接指出了李守汉对于大明朝廷的伤害实在远胜于辽东反贼和本地流寇。

“奴婢们据底下打事件的番子们来报,前日有宁远伯入京的动静在都城当中传开,都城当中本来有些慌乱的百姓倒是安宁了很多。”

“如此国库何故充沛?何况豪户增加,赋税权势必大,好一点并吞田亩,差一点则举兵背叛,不管辽东之努尔哈赤,还是水西奢安,究其底子,不过边陲豪户也。故臣建议,祖宗之法为治国,陛下之法也当为治国。臣之辖区已经率先实施一体纳粮,为天下榜样,陛下该当将臣之行动推行天下。今臣来京,已带来开端可行之打算,后续臣将会先将河静臣辖区之税负解送京师,以阻奸臣之口。陛下可先直隶,后江北,顺次推行,若能如此,则大明繁华指日可待。”

“但是眼下朝廷既无赋税又无可用之兵。你让朕又该如何?”

“所谓节流,恕臣直言,民稳定为最大的节流。小民何故稳定,鼓腹而歌罢了。然当今之地租,充饥极难。少者五六,多者七八,加上印子钱剥削,竟有劳作一年借粮而活者。臣在广东曾亲见一民,曰租族长田五亩,后借粮二百斤,秋后算账,扣除口粮,净欠族长一百五十斤。”(口胡,这事不是别人家的事情,是我姥爷的亲历。。。)

“他们筹算做甚么?!同外臣来往密切,他们就不怕朕的国法吗?就不惊骇祖宗轨制吗?”

“此上各种,足以见常日不臣之心!”

“你们接着说。”

奉诏前来的李守汉,谢过崇祯犒赏的坐位坐下来以后,朗声将本身的答案观点向天子崇祯禀告。

“所谓富不过三代,虽有子孙不肖之说,然亦有人丁增加,田亩不增之虞。便以一对伉俪具有上好良田三十亩,两个儿子来算,两个儿子各自结婚,各自生养两子,三代以后,这一家人便是十余口人,然田亩却仍旧只要三十亩。若言抱负之事,最好者,当然是大家三十亩一头牛,然本日有本日之实际,不成强求。臣之策,减租减息。非论租佃情势如何,一概减去起码二成五分,且减租以后,薄田不超越三成,良田不超越四成五。如此加上国税,也不过半数。若再能推行南中种田做法,稻麦套种,麦子与油菜间种,或是莳植土豆、红薯等物,进步产量,则海内鼓腹而歌绝无题目。如此一来,哪个猪油蒙了心的才会去做那刀头舔血的逃亡活动,流贼不平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