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夺鼎1617 - 第二十七章 两白带来的又一白(下)

第二十七章 两白带来的又一白(下)[第2页/共4页]

“不过,大人,此物也有不当之处。”熬糖徒弟作为技术职员从另一个角度对守汉的这条榨糖、熬糖的出产流水线提出了质疑。

第一,那三个重达千斤的钢制榨辘,并不是人们印象里的钢,天然本钱要低很多。

听完了霍坚的一番话,守汉心中大乐。

又有几个官奴,两两一组,手持庞大的滤网,将滤网放到池中,触到池底,谨慎翼翼的通过手中的木棒拉动着滤网潜行,从池子的这头到那头。几遍以后,提起滤网,向工头陈述,“这一池子糖已经完整化了。”

“东翁,可知夏季一场风灾,涉及范围?”

19世纪蒸汽榨糖厂出来之前,机器制糖厂普通年产量是白糖100包,遵循现在的国际标准1包是100公斤。产100公斤糖的话,起码需求1吨甘蔗才够,而甘蔗(糖蔗)的亩产却并不太高。广西的桂糖11号糖蔗的均匀亩产也不过5.8吨摆布,这个期间的亩产估计也就一半多一点,撑死不过3吨。如果要达到一个榨季出产一万公斤,也就是十吨白糖的标准的话,起码需求100吨甘蔗,也就是起码三四百亩全数产量,本身还要承担运输。

“大人,此人是新来不久的一个读书人,未免有些固执,万望谅解则个。”

几辆牛车满载着甘蔗渣向着四周的酿酒作坊缓缓行去,在牛铃声中,守汉一行人安步以当车一样缓缓的向着守备府方向走去,人群中,几个管事镇静的群情着应当如何将收买的稻谷运往各处换回榨坊急需的甘蔗。但是人群当中,也有例外。

守汉本身也不晓得红糖的溶解度,为了制止溶解不完整,不得不消如许的笨体例。

又碰到了质料不敷的题目!

伴跟着工头的一声声号令,几个官奴将池子的闸板缓缓提起,让溶解充分的糖水通过填塞着柴炭包的陶瓷管道。

进了腊月,守汉治下的鸿基港分外繁忙起来,大大小小的海船满载着稻米,分头向着钦州廉州、雷州半岛、琼州府、以及更加悠远的琉球解缆,前去买卖甘蔗和粗糖。

“回东翁,门生的表字为仲强。”

“大人您让门生看得便是此物?”

不过,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往琉球的稻米换甘蔗的买卖,却几近激发了一场战事。

第二,守汉压根就没有想用赤糖,这类初级产品,低附加值的商品去赢利。

这就是雷明生在守汉的原始过滤法开导下,提出的活姓炭过滤法。这个工艺,在精盐出产上,为守汉赚取了大把的银钱,现在,它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俄然发明顿时就冲破十万字了。大师给的支撑,鄙人一向铭记在心。那甚么,持续啊!如果明天点击和保举都像明天的风雨一样狠恶,我就拼老命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