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带着缝纫机回古代 - 第44章 开染坊

第44章 开染坊[第1页/共4页]

胡染娘笑了,这话正合她意。先前她还担忧,这铺子里妇人居多,恐多有是非,现下看来,这小娘也是个雷利人,把这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唉,提起这事儿就负心,那作坊的老板卷财跑了,白替人做了大半月的工!这不筹算筹些川资回籍了。”王小媳妇把银子称了重,用剪子绞下一小块,并收据票据一齐递来。

胡染娘翘着嘴角点头,这店主相处起来舒坦。

“旁的都齐备了,只是少几个配料的瓦罐瓮子,我不识字,您可要记下?”

贤人驾临,歌舞珍奇是少不了的,广阳王府天然是打头进献的那一个,其他各大小官员也都有贡献,非论官民教坊,俱都摩拳擦掌,经心编排,就盼着自家走高运,被贤人点上一回。

盘算了主张,就去王棉花家进货。

锦衣卫铁骑先行,日夜绕城巡查,昔日里那些偷鸡摸狗的宵小,现在连气儿也不敢吭哧一声,县父母们发了话,家家户户都得警省着,连只偷米的耗子都逃不过夺命金刀的锋刃。

夏颜打这块空位的主张不是一两日了,两边都是矮树林子,没有住户,如果围起来创办作坊,再与前头院子打通,做成一条龙供应链,最是便当不过。

少不得要费些血本买丝绵了,好的丝绵是双宫茧制的,一斤得卖上六钱银子,做大件就不划算了,只能做些小马甲。

“也不必大改,只需做些添减便可。这些歌舞照可用,我们却能够玩些新花腔,比如加上说演,改成个小戏文。也不消学那端庄戏曲里的行头唱腔,只演那最接地气儿的贩子小事,保不准就能入了贤人的眼呢!”

“那依妹子所见,该如何窜改?眼下离贤人亲临只剩月余,再做窜改,可不费心?”

梅记教坊更是卯足了力量,花大代价从异域请回了编舞徒弟,另有很多闻所未闻的乐器,整日里吹吹打打也听不出个花样,编曲先生为了此次面圣,足足筹办了半年。

“不必了,您直接报到账房上去支银子罢。”夏颜也不过问,这些染工都有本身的绝活,秘方上的质料是向来不过传的,不如就统统让她本身做主了。

“我来进些丝绵,你这儿可有好的?”

“先来三斤罢,皮棉也再备五百斤送来,这就付钱,跟前次的票据一并结清,”夏颜把银子递了畴昔,又问上一句,“上回你说的蜜斯妹,染布技术好的,现在可还替人做工了?”

“这倒是一招险棋,待我好好考虑,同徒弟们商讨个章程来。”

“您就跟前面几个裁衣大徒弟一处吃住,那儿另有很多空房,每日里开三顿伙,饿了另有点心弥补,徒弟辈的每旬能自主点两道菜,您有想吃的,跟灶上的大娘提早说就成。有甚完善的,就来找我,只是有一样,万不成寻人是非,教唆冲突,我最不耐烦这些乌烟瘴气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