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田园 - 第二百零四章 天上掉下个粘豆包

第二百零四章 天上掉下个粘豆包[第1页/共4页]

一问之下才晓得,刚才吞了个豆包。这可了不得,粘豆包刚出锅,一时半会凉不透,吃到肚子里能烫个好歹。黑瞎子屯这名字咋来的,还不就是用这招烫死过黑瞎子。

“烫啊——”小瘦子一边叫喊一边甩手,总算把豆包给甩到地上。

包好的豆包一个挨一个的,码到锅里的帘子上。重视,必然要紧挨着,挤得严严实实,空地太大的话就摊成饼了。

再有就是大棚内里的一些蔬菜之类,裹上炸好的鱼酱,最是下饭。正所谓臭鱼烂虾,送饭朋友,大略如此。

饭后,几个村民还抬来了大西瓜。是田小胖移栽到大棚内里的,最后结了十多个,恰好熟透了,给旅客们尝尝鲜。

剩下的就是包豆包了,这个也需求很多人手,凡是都是东西两院相互帮手,大伙坐在热乎乎的炕上,一边包一边唠嗑,倒也不孤单。

旅客们大多也喜好上手包几个,不过个头有大有小,卖相看起来差很多。

“丢丢丢,这一下午,你的嘴底子就没闲着好不好。”小囡囡弯动手指头,作势刮刮小胖墩的鼻子。

旅客们也大多想要上手体验一番,把怼碎的豆馅放在掌心,转圈抟着,成果常常是没抟成圆球,反倒是碎成一摊,这个也是技术活。

成果还是说晚了,等睡觉的时候,小胖墩哼哼唧唧地吵吵肚子疼,叫童奶奶给揉了半宿小肚皮……

鱼当然是少不了的,这是劳动的收成,每张桌中间都摆着一条大大的红烧鱼。夹上一块鱼肉,公然是又鲜又嫩,可谓是鲜香滑嫩,叫人欲罢不能。大伙七手八脚的,几筷子下去,就剩一根鱼刺了,都还没吃够呢。

但是豆包比较粘,粘在手指上,被他给拎到半空。

所谓的大黄米,色彩跟小米儿差未几,只是个头要大上一些,黏性也比较大,当代就有五谷之说,五谷别离指:稻、黍、稷、麦、菽。此中的黍(shǔ),老百姓叫糜子,脱壳以后就是大黄米。

当时候物质匮乏,豆馅里谁舍得加白糖啊。不过当时候有一样奇异的调味品——糖精,只要插手一小点儿,就齁甜齁甜的,只不过这类产业产品吃多了不好,以是现在看不到了。

吃着粘豆包,田小胖也满满都是回想:小时候零食少,夏季还吃两顿饭,小孩子好饿,在内里跑一会,就回家取两个粘豆包,冻得杠杠的,然后就用牙一点一点啃,豆包上渐渐呈现两排牙印,很多时候,牙花子都啃出血了呢。

归正小胖墩脸皮厚,也不在乎。

都是用大号的黑陶盆,盆口的直径大抵有七八十公分,归正装一面袋子的米面挺轻松。

而有些不风俗早睡的旅客,则凑到那些蒸黏豆包的家里看希奇。这时节,外边啥都能冻住了,以是屯里也开端蒸豆包,当然,首要也是为了给旅客尝尝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