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杨国舅 - 第二〇四章 细思则恐

第二〇四章 细思则恐[第1页/共4页]

李林甫不想让张九龄持续出风头,叨教道:“陛下,传闻本日有公孙氏献舞,不知是否可传出来,以让众臣僚赏识?”

臣子面对主上,必必要表现出充足的恭敬,这也是深受儒家思惟影响的读书人应当遵循的礼数。

“张丞相,您在东山建了一座东山堂,这首诗便是说这个的。”

很多人都在想:“莫非陛下提早泄漏了应制诗题目给张九龄,他才气如此轻松对付?”

小女人家,以往老是被张九龄以不学无术暗讽,犹不识相,本日竟然说要跟张九龄就教作诗,那不跟刚开蒙的冲弱碰到博学鸿儒,竟然要请教四书五经普通?较着朝纲了。

皆宜公主一首诗分红两段吟出来,前后用词根基分歧,让人感觉此诗俭朴无华,乍一听,确切像个十几岁少女作出来的,如同打油诗般的七言绝句。

现在看你脸往哪儿搁!

作为前半生,李隆基是少有的贤明帝王,眼界很高,从不去想如何防备臣子篡权,再者他真的没把皆宜公主的诗往内心去,一时候没明白是如何回事。

李隆基微微一怔,脑筋另有些胡涂。

君臣二人面劈面共饮,在李隆基回身回玉阶时,不知有很多人用恋慕妒忌恨的目光看张九龄。

李林甫则顺杆往上爬,诘责道:“张令公答非所问。陛下是问你对诗的评价。”

到此时,那些后知后觉的人才恍然。

十道朝集使皆起家领命:“臣等服膺。”

当皆宜公主把诗读完,很多人脸上犹自带着对付的笑容,有想出来恭维几句的,却明白这是公主就教张九龄的诗作,应抢先由张九龄点评。

张九龄低着头,话不是对皆宜公主说,而是直接回李隆基,“老臣公事繁忙,已稀有年未曾传授士子学业……至于莳花,不过是老朽暮年来的一点爱好,而东山堂,老朽已好久未曾去过……”

你张令公已是桃李满天下了,为何还要“门前莳花”?莳花之意,不就是说你广纳天下名流,要以天下读书人师长自居?还给天下士子设下奉和诗题,以决定谁有资格拜见?

“皆宜,你有事吗?”李隆基问道。

皆宜公主两眼放光,俏面暴露慧黠的笑容,道:“既然张丞相肯听我的拙作,那我就说了。”

“哈哈,是啊,谁不想能拜到张卿家门下?张卿家,你别见外,皆宜她在诗赋上没甚么成就,你固然指导便是,不消在乎朕的观点。”

“回陛下的话,老臣以为,此诗中所提……老臣愧不敢当。”

最后李隆基走到张九龄跟前,举起酒杯道:“朕能得张卿家如此良臣,实在是朕之幸,来,朕敬张卿家一杯。”

先前不是很本事吗?

张九龄恭敬应了。

张九龄脸上的笑容,最后很驯良,带着一种长辈看小辈的慈爱,可当皆宜公主将整首诗吟完后,张九龄不知怎的,神采俄然僵住,站在那儿眉头渐渐皱了起来,面色随之便得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