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大唐孽子 - 第151章 海上航行

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1页/共3页]

“海上飞行,夜里依托星斗定方向,白日看太阳,倭国人连一个像样的罗盘都没有。王爷,我感觉你这个指南针太好用了,比我之前用的司南好多了。”

特别是高句丽和倭国,李宽感觉要正视。

大唐是踩着隋朝的骸骨建立起来的,而隋朝为何灭亡?

“你说甚么?李宽跟着倭国人跑了?”

“嘭!”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他就不能省点心吗,气死我了。这要出了事,让朕如何给玄龄他们交代?”

不过,周二福倒是一脸镇静。

听李世民这么一说,李忠接下来的说话声都变小了,“房相的二郎,尉迟将军的三郎以及程将军的大郎也都跟着一起出海了。”

对于登州来讲,高句丽、百济、新罗和倭国算是比来的四个国度,要搞海贸,起首必定是从这些处所动手。

最直接的启事就是杨广三征高句丽,伤了海内的元气,堆集了太多民怨;再加上他大力打击世家,遭到了反弹,这才导致烽烟四起,二世而亡。

“王爷,犬上方才说另有半天便能够到汉城了,在那边弥补一下淡水和蔬菜,然后沿着海岸一起南行,再往东北而行,大抵再过十几天就能到倭国。”

“汉城?”

“明天是贞观七年七月初三,东南风,三级,晴。

“陛下,也不必然是楚王殿下要求几位郎君一起去的呢。”

“从登州到高句丽,快则三天,慢则四五天,这段航路是比较成熟的。而沿着海岸线从高句丽到倭国,也是成熟的航路,并且一旦有甚么事情能够快速的泊岸,这大抵是倭国人利用粗陋的船只也能够顺利达到大唐的启事。”

“王爷,我刚去倭国人那艘船上待了半天,发明这些倭人的帆海技术实在不如何。从登州去倭国,明显能够直接朝东一起而去,他们恰好要往北走,先去了高句丽,然后沿着海岸一起南下,如许一来航程实在就多了起码三分之一。”

周二福担忧李宽在船上待久了不风俗,毕竟船上都是能不生火就尽量不生火,沐浴甚么的根基上也是不成能的。

南边广州和泉州、明州、杭州作为大唐首要的外贸都会,对南海的环境多少有一点体味,但是广漠的东海和渤海,记录的就非常少了。

听到这个有点熟谙又有点陌生的名字,李宽眉头一皱,想到了很多东西。

能够说,高句丽和中原王朝是有深仇血痕的。

船队明天已经出海第三天了,我跟王爷乘坐新式的飞剪船,速率比同业的都要快,为了保持船速分歧,明天只升了两个帆……”

这个年代的倭国,不要说制作出飞剪船如许的先进船只,哪怕是大唐常见的大型商船,他们都做不出来。

要翻开大唐的大帆海期间,没有一点堆集是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