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皇子生存指南 - 第144章 科举开始

第144章 科举开始[第1页/共3页]

一天起码八个时候都在读书,李泰都熬不住了,但他们一向不肯意歇息,李泰只好打着哈欠陪着。偶然候朕搞不清是谁特训谁。

靺鞨那块儿,是该重新考虑了,突厥已经拿下,高句丽,他也不怕。

明经科和进士科是独立的功名,考上明经就不能再考进士了。

报考的人未几,李世民亲身阅卷。本年的试卷让他非常绝望。实在答得已经很好了,但总感觉差点意义。

第一年的粮食和种子由李泰供应,前五年免税,只要种够五年,这块儿地就永久归这小我种,地盘能够传给儿子,但不能买卖,地还是属于朝廷。

“他这是运气,进士科才是咱国子监最短长的处所。”一个国子监的门生愤然说道。

接下来一个月,李泰没有走出青莲书院,程处亮等五人更是连院子都没出,除了用饭睡觉就是读书,做题,写文章。

“朕问你,这些战略,你都是如何想到的?”

这时候的科举分为进士、秀才、明经、明法、明字和明算科。

李泰昂首看着程处亮,这小子野心不小,报的竟然是进士科。进士科和明经科固然职位一样,但进士科轻易当大官,明经则很难。狄仁杰就是考的明经科,以是他前期宦途盘曲。

第二日,秀才科张榜,只取了一人,青莲书院的马周。

“回陛下,比来一个月,晋王殿下将比来三年朝廷的政策和圣旨内容清算出来,让吾等体味朝廷政策,瞻望朝廷下一步的目标,然后我们再细心构思对策。”

李泰将一些招考的技能写信给李承乾,李承乾如他所料,回绝来书院特训,只是像常日一样只来学习半天。

明天考帖经,考查对经籍的熟谙程度,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这一点,李泰对他们还是有些信心的。

颠末一日夜的批卷,第一场成绩出来了,魏征很难信赖手上的这份名单。

一个没任何名誉的人,让国子监没脸见人。

他们必然要上榜,不能给书院丢人。

此中最难的是秀才科,首要考国政方略,全部大唐只要29人,到唐高宗的时候就废除了。因为报考的人越来越少,已经没有考的意义了。

并且还要持续往西,寻觅财产。

他不肯定李泰说的是不是真的,不能冒然用兵,并且也腾不脱手来。听李君羡禀报,李泰把突厥人安排在河套阿谁处所开荒。

“好了,你退下吧。”

明经有点近似于进士科,但难度要小很多,登科人数是进士科的十倍以上。

明经科更看重帖经,进士科考的,明经科都考,别的加上《孝经》和《论语》。对时务策的要求要低一些。

朝廷从上到下都处在严峻的氛围中,即便是毫不相干的百姓,也能感遭到那份严峻。

这时候的青莲书院炸开了锅,独一登科的秀才是青莲书院的,这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