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大宋将门 - 第50章 御批三国

第50章 御批三国[第1页/共3页]

一个儒林郎算甚么?

赵祯拿到了完整的书稿,连着十天,将《三国演义》看完,他发明此中有一百多处官职、时候、地点一类的小弊端,天子陛下都查阅册本,给一一改正。

辞了官职以后,王宁安在前面附上了《三国演义》的全数文稿,赠送天子陛下,并且奉告天子,如果陛下喜好此书,能略加批讲赐正,已经是小子三生之幸,决然不敢苛求官职。小子年幼,尚在读书学武当中,假以光阴,学业有成,定要凭着胸中才调,堂堂正正篡夺功名,为陛下效力,为朝廷尽忠。

他用谦虚的态度,回绝了去官,这一手必定能获得士林的好评,即便有人看他不扎眼,也不敢多说甚么,王宁安站在了理这一边!

……

“对于崔家,我是出了力,但是衙门里的诸位,上至包大人,下至浅显差役,乃至老爹你,十足都出了力量。大师伙的犒赏没有下来,唯独给我一个儒林郎,实在说穿了,就是《三国演义》,陛下看着欢畅,心血来潮,就给了我一个官职。”

恰是这些弊端,加上不太都雅的烂字,才让赵祯完整信赖这是出自一个少年之手。

就如许,在庆历七年的夏季,由王宁安所著,赵祯御批,欧阳修加持的《三国演义》新奇出炉。

还不到十三岁的娃娃,拿到了好些人熬了半辈子才气熬到的官职,当然是可喜可贺。不但是王家,全部沧州都与有荣焉,绝对要写入县志。

可别感觉官小,宋朝科举的头名状元初度授官,也仅仅是从八品的宣义郎,只比王宁安高了一级罢了。

把《三国演义》全文奉上,还要求赵祯讲明赐正。

可作为一个君子,老包干不出来,王宁安统统都光亮正大,无可抉剔!

王宁安起首追思了往昔的过程,提到了他的祖父王修文,从小教诲子孙识字,报告历代故事,警告后辈忠君报国,在祖父的教诲之下,读了一些史学,后祖父战死西夏,家道中落,无缘入私塾读书,长长盘桓书院以外。又听一些平话先生讲故事,胡思乱想之下,略略诬捏了几个故事,谁知竟然获得了欢迎,大半年之前,动笔写了《三国演义》,千万想不到竟然轰动了陛下,诚惶诚恐,汗流浃背。

“爹!”王宁安用力点头,“你说,陛下为甚么给我赐官?”

“当然不好!”

这是包拯给王宁安扎子的评价,毫无疑问,他更偏向于后者。因为这一份扎子写的滴水不漏,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就算包黑子都没法写得这么完美!

包黑子固然厉行俭仆,还是拨了一百贯经费,驱逐钦差大人,要把赐官典礼办得热热烈闹。

看赵祯急吼吼的模样,绝对会承诺的。

……

好处一定有多少,潜伏的风险倒是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