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大宋好官人 - 第六百三十章:初到杭州

第六百三十章:初到杭州[第1页/共3页]

“郎君,这苏东坡天然是做实事的人,为何他会被贬至儋州呢?”

张正书却摇了摇,说道:“文人相轻,且不说苏轼与朝中之人政见反面,就算政见分歧,也未免不会有人下黑手。苏东坡性子豪放,不屑于结党营私,又不善于斗争,被贬是普通的。实在,他不要发声,为一地百姓做好实事,就充足了。可惜啊,苏轼此人眼里容不得沙子,叫他不发声还不如杀了他。以是,他被贬我一点都不料外。”

处理了六分仪,又制成了一个最可靠的指南针,时候已经悄悄来到了四月下旬。坐着曾家船队的船只,张正书携着曾瑾菡,带着苏熙、史陌、刘忠三人,开启了下杭州之旅。

这才是没有净化的,没有雾霾的期间啊,可惜人类要生长,大宋要打败一溜仇敌,就必须展开高文坊打算。有了产业,必定就有净化。张正书能做的,就是尽量把作坊设立在无人区,让环境少净化一点。

中原地区已经被粉碎得差未几了,水土流失很严峻,农田肥力也逐年降落。如果抛开故乡难舍的心机,迁徙过来江南,那必定能让江南短时候内就大有转机。运营个三五年,一定就比中原差了。

“可惜没有路过山东,不晓得那梁山川泊到底有没有聚起水贼来……”

经济重心南移,是汗青局势。看看南宋,以一隅之地,都能对抗金元两朝百余年之久。即便是野史上的南明,也能苟延残喘一时。江南的赋税都有着无与伦比的潜力,就看有没有人能看出江南的潜力了。

要筹办的东西也很多,最起码张正书要把六分仪,要把最可靠的指南针给鼓搞出来。

“这里就是杭州了。”张正书说道,“大文豪苏轼还在这里做过通判,做过知府哩,传闻他还筑了一条苏堤,疏浚西湖,辞退葑田,规复古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作为标记。也算是为杭州做了很多实事,百姓至今还记得他。”

当看到两个面色蜡黄的武人,张正书也是摇了点头,体贴肠让他们多些歇息,少些走动,才总算让他们回过气来。幸亏这两人的身材本质真的一流,竟然挺了三天就挺过来了,不再呕吐不说,乃至还能在船上行走如常。

但是,出了开封府地界以后,能够较着地发觉到航运热度的衰减。即便是在黄河之上,也常常是看不到来往船只的,只要曾家船队一起开往江南去。半天,才气看到有其他船只在江面上慢悠悠地驶将过来。

张正书晓得,从开封府到杭州,一起沿着汴河南下,经淮水后到扬州,然后再颠末运河中转杭州。

世人都在怒斥杨广不吝民力修运河,策动三次征高句丽而导致亡国,殊不知没有杨广修的运河,先人都没体例下扬州!运河之利,一向持续到后代,可见杨广确切做了实事。错就错在杨广过分焦急,如果缓缓图之的话,千古一帝说不定都能当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