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叔,你好 - 第39章

第39章[第1页/共6页]

天下纷错,上无明主,公侯无品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消,贤人鼠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崩溃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戏罅。贤人见萌牙戏罅,则抵之以法。世能够治,则抵而塞之;不成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成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高贵,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成。能够说人,能够说家,能够说国,能够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六合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流派”。

鬼谷子揣篇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分歧也。就而不消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分歧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故曰:“辞言5、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整天言,不失其类,故事稳定。整天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宜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贤人以是独用者,世人皆有之;然无胜利者,其用之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