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二十五章帝王之道,顺我者昌【求收藏追读】

第二十五章帝王之道,顺我者昌【求收藏追读】[第2页/共3页]

“?”

“磨难我老秦人受,磨难我老秦人抗,从无牢骚!”

“我父皇同一六国,功盖三皇五帝,称始天子,管理的是一统之国,而不是诸侯之国!”

撰写《尉缭子》的尉缭,又是哪国人?

“商君变法之初,我秦国偏居一隅,想要东解缆展,何其艰巨?”

“本来如此....”

“而帝王之道的核心,总结下来就一句话。”

“数百年间,我老秦人鼎盛期间,将近千万人丁,到现在还剩多少?”

“但是,六国余孽贼心不死,复辟权势暗潮涌动,若我秦国还不思变,莫非要让老秦人的心血付之东流吗?”

“外有劲敌环伺,内有国政忧患,变法是我秦国独一的前程!”

赵昊安静而有力的答复嬴政。

“我秦国强大的启事,是吸引了六国之才,六国的先进文明,早于我秦国的生长,这是不争的究竟!”

李斯也一样沉默不语。

唯嬴政泰然自如的发问:“如何故帝王之道治国?”

世人都呆立在原地,健忘了照应。

只是让他们当众承认,他们是毫不会承认的。

“本来就是嘛,这总结还不如不总结!”

法家讲爱民之道,为何不容疲民,不容游侠,儒生?”

比如孔子讲中庸之道,为何不容少正卯?

“商君变法是为了秦国强大,不被六国兼并,可商君没有未卜先知的才气,他设想不到我秦国百余年就毁灭了六国,那商君之法还合用现在的秦国吗?”

角落里的某位史官,赶紧提笔备注:皇校子曰帝霸道,子善答,皇笑之,五个哈。

“毕竟,孔孟之道抵不过我大秦百万雄兵。”

可赵昊也没想让他们承认,又持续道:“但是,我秦国之霸道,就没出缺点吗?”

言罢,赵昊昂首看向李斯:“任何大道,不是不能容,是弃取的题目,一家独大,不是大道!”

“不思检验,只顾所得,一叶遮目,不见泰山,谁更笨拙?!”

嬴政恍然点头,镇静大笑:“本来这就是帝王之道,哈哈哈哈哈——!”

对那些心胸不轨的六国余孽,敌对权势,就必须斩尽扑灭,建立威望,这才气奠定万世之基!”

李斯瞳孔一缩,满脸惊诧的看着赵昊。

墨子讲兼爱之道,为何不容暴君,暴政?

嬴政心头一突,忍不住诘问:“何谓万世之道?”

真正的大道,是集众道之所长,总结出来的万世之道!”

王贲闻言,当即站出来嗤笑道:“真是笨拙至极,牛头不对马嘴!”

“照公子昊这般说法,何谓大道?”李斯横眉冷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