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大明望族 - 第675章 山重水复(三)

第675章 山重水复(三)[第1页/共7页]

而现在杨一清并没有被夺兵权,又有张永在宁夏镇守,必定无虞,搞不好他这边看信报时,那边都已灰尘落定了。

那檄文的确就是道催命符。

只是,自从分了宗,沈珹就远了族亲,只年节逛逛礼表示没断了亲戚罢了,沈瑾沈瑞婚事其妻儿更是一个也没参加。

白越故去后,其膝下三子皆庶出,学问平平,并未退隐,家中幕僚门客自纷繁散去,杨廷和就领受了此中一批人。

但到底是本家骨肉,长辈儿来了,也不能拒之门外不是。

有两位幕僚赶紧点头,连称此步妙极,“这檄文自叛王之手,背叛之言焉能采信?”

(汗青上待到嘉靖朝,宗禄已使朝廷财务堕入窘境。)

宿世汗青上这场安化王兵变最大的感化,是鞭策了刘瑾的下台。

明朝藩王虽多,但真正造反的,除却成祖以外,便是汉王,再以后,就只要正德朝的安化王与宁王了。(拢共四个,寿哥就摊上了俩。)

而李熙想选帮手,在山陕多数是刘瑾部下的环境下,选上好歹属于沈家人的沈珹也是顺理成章。

这边正商讨着,那边忽有管事来报,山西沈珹的次子沈?来了。

特别谢先生,乃是先礼部尚书白越身边首要谋士。

沈瑞虽不晓得刘瑾是否还会藏匿檄文,但深知现在的刘瑾即便有厂卫在手,终还是没达到史乘上所说“立天子”的程度,更何况寿哥也非那史乘中的“顽童”天子。

细究起来,当初刘瑾能撵走刘谢,并不是他刘寺人有多大本领,根子上,还是因着刚即位的小天子对于一向把持朝政的老臣们已非常不满。

刘瑾,何尝不是寿哥手中一把刀。

宿世汗青上是大理寺左少卿周东在宁夏清查屯田,因奉承刘瑾敛财巨多而被安化王杀于公署。

此中充分考虑了宗室爵位凹凸、亡故与否、是否有子嗣及亲疏五服干系,视环境规定需求躲避的王亲官员的范围。

沈珹倒是看到了那“本”,却没有给出“药方”——起码,这封信上是看不出的。

沈珹做人普通,仕进儿也无甚国土治民的本领,倒是从没息了“长进”的心机,当初也没少追求,现在在山西一呆多年未能晋升,想也是急的。

这几位幕僚皆是沈瑞升官后王华、杨廷和、杨镇、沈瑛等荐来的,在京中宦海浸润多年的老幕友。

这群京中幕僚的到来,实在帮了沈瑞大忙。

这便是要上折为丛兰说话了。

沈珹因不知帝王心机,没敢在奏折上明写,只要所表示,倒是给沈瑞这信里挑明说了。

沈瑞并不太担忧安化王这场兵变,宿世汗青上这场兵变仅十八天就平叛了。

倒是想申明着奏折上不提刘瑾,密折上多下点儿眼药,归正皇上也知他沈瑞与刘瑾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