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大明钉子户 - 第二零三章 朝鲜求援

第二零三章 朝鲜求援[第1页/共3页]

黄太吉还没有达到汉城,朝鲜王李倧就向大明调派了求救使者。

东林君子第一个提出的就是茶税,天子遂收回了各布政司地监督的寺人。当然,自此今后各省的茶税支出就急剧降落,文官比年报灾,茶叶岁岁歉收,到崇祯十年,仅浙江一省茶税就从万历、天启年间地二十万两白银降落到每年十二两白银——没错,你没看错,不是十二万两,而是十二两。

接着收回天下的河道监督寺人,全部崇祯朝在十七年内就再也没有修过一次河、治过一次水,不管是黄河还是长江、不管是山东还是浙江。在这十七年里就任由河水一次次众多,每次东林君子都借口“节俭”把修河治水款搞没了。

这两份奏章是由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和天津巡抚贺世寿弹劾王越罔顾朝廷的禁海令,私建海军的奏折。贺世寿本来筹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王越的那篇文章让他也怒了,以是才有了此次弹劾。

如果说《明报》的这篇文章震惊了大多数官员的好处,那么最同意这个观点的恰好是崇祯,以是这些弹劾奏折都被崇祯留中,拒不表态。

王越从天津返来后,见报纸的发行量如此可观,就用实名颁发了一篇《朝廷为甚么没钱》的文章,详细阐述了朝廷赋税布局、海禁等弊端。

这篇文章的颁发,算是《明报》逐步争夺话语权,把握社会言论的开端。此文章一经登载,如同重重的一脚踩在东林党的尾巴上。

这也怪不得有那么多官员跳脚了,即便获咎了天下富商,王越也不惧,起点城的商品不愁卖,他也能够搀扶新资产阶层。

从万历天子兴海贸以来,海关税一向是大明财务一大支柱,也是内币的首要来源。到了万历四十年的时候,万历天子每年能获得四百万两白银的海税。

王越并没有寄但愿于朝廷能够内部改进,他也不以为靠一篇文章就能窜改朝廷的政策。如许的鼎新没有微弱气力,是推行不下去的,阻力大的难以设想。

御史言官们纷繁持续上奏折弹劾王越,指出王越用心叵测,企图摆荡国本,乃至有官员跪于朝堂恳请崇祯下旨为国除贼。

一系列天赋的理财务策下来,国库內帑逐步空虚。

东林内阁和朝野的东林党报酬天子的贤明决定而高呼万岁,随后内阁就又提出了减税的一揽子打算。

因为崇祯朝停止了大减税今后,内库的支出几近完整断绝,没法再对国库停止补助,以是东林党建议加农赋.

崇祯还没有想好如何表态,正月初六朝鲜的使者达到京师。

然后是丝绢税,万历以为如果贩子贩丝织绸必然能赢利,以是他出工商税,东林君子以为这叫“天子与小民争利”,是招来天灾地启事之一,此次的免税打算天然也要把它拔除,崇祯对此表示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