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大明钉子户 - 第八八二章 自立为王

第八八二章 自立为王[第2页/共3页]

既然建立了政权,招贤纳士,收罗人才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天策军威胁论是大**廷贯穿始终的话题,跟着起点城权势范围的不竭扩大,和王越在江南几次三番的新政鼎新,朝廷上的大臣们越来越直言不讳。

大西王的权势大增,地盘敏捷扩大,畴前只是流寇飞贼,现在已经盘据一方了。

左部主动撤离,张献忠求之不得,如果左良玉要和他鱼死网破,杀敌一千之下,也要自损八百,以是张献忠并没有乘机渡江,而是一向比及左良玉分开武昌。

因为采纳了安抚战略,蕲州、黄州等二十多个州县表示归附,兴国柯、陈二姓(元末时陈友谅的旧部,三百年间对峙跟明王朝斗争)的人马也来归顺。

实在任何人都能看出来,朝廷始终在防备着天策军,不然关宁军和新军早就南下了。

十月十三日,张献忠部从鸭蛋洲大肆渡江,开端打击武昌。

武昌城长江对岸的樊口,流寇雄师云集,随时筹办渡江南下。

面对战后破残不堪的武汉三镇,张献忠敏捷采纳善后安抚,命令发放赋税,施助饥民。

因官军新败,张献忠的气力大增,朝廷多次会商剿匪方略,以陈新甲等报酬首的亲起点城派以为,应当启用王越剿匪,一劳永逸处理张献忠部,但是却屡遭反对。

“陈大人。”田唯嘉大声道:“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现在起点城已成国中之国,天策军又独立于朝廷以外,如果他王思华真的是忠臣,陈大人能让他将起点城交给朝廷吗?若果然如此,我敬他是忠臣!”

张献忠在武昌干的有声有色,战后破败的武汉三镇在他的整饬和安抚下,逐步有了朝气,竟然比左良玉治下的次序更加井然,同时也代表着张献忠的造反奇迹达到了一个新飞腾,新阶段。

走大众线路是张献忠夙来的气势,必须对峙,因而他做出决定发楚王府几十万金银施助饥民。

十月***,张献忠正式入驻楚王府。

张献忠以楚王府为新王宫,宫前树起两面大旗,上书“天与人归”、“招贤纳士”。武昌城九城门也树两大旗,上书“天下温馨”、“威镇八方”。

都到了这个境地了,楚王朱华奎却竟然让仆人搬出朱元璋分封诸子时,赐给楚王朱桢的裹金交椅,说“此可佐军,他无有”。

大西中心共设有六部五府,都城设五城兵马司。

并以周文江为兵部尚书,张其在为总兵前军都督,李时荣为巡按,谢凤洲为守道,萧彦为巡道,陈驭六为学道等。

同时,自封为“大西王”,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权,改湖广会城为都城,铸西王之宝,改武昌府为天授府,以周综文为知府,改江夏县为上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