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大汉的光芒 - 第二百八十章 天灾厄变

第二百八十章 天灾厄变[第1页/共3页]

刘彻把题目带到了朝上,并且兴趣勃勃的对大臣们一一扣问,扣问以后便是非难。

石奋父子三人,过分拘束于末节,连一个字少加一点,都要斤斤计效,先帝不烦他们,刘彻却有些烦了。

同理,高园火警也成了石庆被逐出朝堂的启事,而石庆,恰是黄老之学的代表人物,太皇太后硬塞给刘彻的干才。

臣又闻,宋襄公在位之时,陨石落出境,鸟退而翔,国人皆惧之,内史叔兴曰:‘是阴阳之事,非休咎所生也,休咎由人。’

高园失火,臣以为这纯属偶尔,圣上大可不必在乎,不测之事许很多多,那里又全然理得清。”

微臣记得当年五星逆行于空时,陛下曾借用荀子的话来解释,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比拟之下,颠末四年磨砺的刘彻,措置这些事情来,早就滴水不漏,却比太皇太后高超多了。

刘彻将目光投向面前的司马谈,司马谈很惶恐。

散朝今后,司马谈又被刘彻留下,但却再没有谈灾变的话题。

司马谈对刘彻的问话并不感到不测,但记录下来,就不会再变动了。

司马谈踌躇再三,感觉还是把天象和人事分开来讲比较稳妥,要不然可就说不清了。

在将大臣们一一数落过后,刘彻宣布道:“高园罹难,是朕之过,朕自本日起,素服五日。内史石庆,着即夺职,闭门思过。”

你说‘相分而又呼应’,这让朕想起了董仲舒当年在策对中的话,这是不是皇祖的在天之灵在警示朕呢?”

但如答复不慎,常常要担着身家性命,他不免慎之又慎了,万一答复的让陛下不对劲,祸及家人更加可骇。

不过作为史官的任务,确切让他对事需求有当真态度,不能毁了金字招牌。

“这到底是为甚么?”

建元四年夏,有风赤如血。

想到这儿,刘彻也是笑了笑。

如若四年前,赵绾不丧失那份要命的奏章,太皇太后就算对刘彻有多少愤怨,也不会公开禁止新政。

“依微臣看来,天象与人道相分而又呼应,偶然是相对应的,偶然却又毫无关联。

司马谈捧起竹简,见刘彻在记录他外出打猎、踩踏百姓稼禾一处,画了重点,也就是点了暗号。

子产闻之,言于王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故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

朝堂上的风雨,偶然候就是如此莫测,常常刘彻一个兴趣勃勃,就代表太皇太后与皇太后族系的人落马。

臣记得周昭公十八年,宋国产生天灾,郑国亦惧。

他感觉这火烧得太蹊跷,按说辽东这时恰是冰封雪飘的时节,气温非常的低,为何就俄然起了漫天大火呢?

据宗正寺和太仆寺的官员说,大火烧得很猛,供奉太祖高天子的大殿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其他附设修建也已成为残垣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