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从良种田纪事 - 824.第824章 哪里来的这么多粮

824.第824章 哪里来的这么多粮[第1页/共3页]

第二年抓住江南闹水患的机遇,清露命令让人去收拢人丁,结果相称不错,江南人丁稠密,颠末量年景长,耕地较着不敷用,乃至于连荒都无处可开了,再加上那次受灾,留在祖地是真没有活路了。

就连其他的大地主也一样,固然没像清露如许田产减少吧,但大幅增加的是没有了。

同一年,秦怀恩到了西北开端建露城,东北的粮商们在清露的构造下闻风而动,同时也发明了“开荒”的妙用,起了和清露一样的开荒的心机。

带着如许的猜想,公叔瑾俄然发明,他以往仿佛是对清露贫乏一个公道的评价。

已有官员问,“顾长史的意义是,今后秦夫人手头的粮食还会更多?”这个话是有歧义的,暗含着对清露的思疑和不善。

因为顾谢并不晓得,当时的清露已晓得了本年会产生水灾,收粮不但是为了做功德,还为了赚银子,实在,这类粮价的小幅颠簸是普通的,完整到不了伤农的境地,清露不过是抓紧机会罢了。

曾在东北当过量年县令的顾谢,是很精通稼穑的,“但细粮价低,长途贩运到西北,赚不了甚么银子,特别是客岁,秦将军在西北本地种粮,也喜获歉收,西北本地的莜麦代价也不高……”秦怀恩客岁说不吃江南一粒米的话,可不是信口开河,客岁秋收过后的实际奉告统统人,西北在秦怀恩和清露的联手运营下,真的不缺粮了。

公叔瑾和旁听的官员们,表情都有些庞大,他们仿佛又想起,客岁的时候,秦怀恩也是如许在西北大肆圈地,在“贪婪”的背后却并不是为了私利,这伉俪两人做事,倒是完整不异,或者……公叔瑾心中蓦地间一动,莫非这些都是清露的主张?!

清露在秦家村中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如何能够不引发,在贩粮过程中已尝到长处的东北粮商们的重视?!

现在的秦家村已今非昔比了,它是秦家北村、西村、南村三个大村庄的统称,此中每个村庄都是人丁超越两千人的大村庄,这还不算,借着客岁开荒免税政令的下发,重新统计荒地的机遇,因秦家村构成的秦家镇因为人丁过量的原因,直接变成了秦家县,厥后大师感觉这个名字不敷霸气,便改成了将军县。

清露直领受拢上来的就有两千多人了,这些人还呼朋唤友叫亲戚,有的干脆举族都迁了过来,不过是几个月的工夫儿,秦家村就变成了三个村庄。

“以是东北地区的粮价变成了细粮价低,细粮代价高,这本是普通的,但客岁春季因持续三年大力开荒,田产亩数突然增加,这类环境更加现显,略显不公道,同时,客岁江南的粮价也有降落,夫人感觉粮贱伤农……”顾谢的脸上带着由衷的敬佩,以是显得特别虔诚。

“露城东北系的武将当初都是跟着秦将军出来的,不管对秦将军还是秦夫人,俱是非常佩服,他们用积分一样换了很多的地,现在个个都是大地主了,见秦夫人收粮护农,纷然呼应,和本地的粮商也熟,这才攒下了这些粮食……”顾谢说。